阅读历史 |

第653节(2 / 3)

加入书签

人出宫,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兵部按着圣旨把瓦剌使团遣回草原,那么一切自然消弭于无形。

其二则是把人扣下,等着兵部过去要人。

不过如此一来,这最后的脸皮,就算是撕破了。

于谦这么做,虽然冒犯,但是终究是留了最后的余地的,只要太上皇肯退一步,那么事情就不会闹大。

但是,兵部一旦“查出”瓦剌使团人数无故消失或者有冒名顶替者,进而前往南宫要人,那么,事态就严重了。

不用怀疑于谦有没有这个勇气,事实上,于谦敢说出这句话,就代表了他的决心,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个蒙古女子留在南宫。

哪怕是为此得罪太上皇也在所不惜,他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只是为了给太上皇留下最后的面子而已。

如果太上皇不要这个面子,那么,就把一切摆到台面上来好了。

于谦如果真的到南宫去要人,那就不单单是其木格去留与否的问题了,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必然会掀起满朝议论。

这种情况下,如果太上皇顶不住压力,将人放了出来,那么,要面临的就是颜面尽失的尴尬局面了。

而如果太上皇坚持不肯放人,要把其木格留在宫中,那么结果其实也一样。

因为在于谦的带领下,满朝上下的弹劾,必然也会蜂拥而来。

若是太上皇还在皇位上,再多的弹劾他也不怕,皇帝不想做的事,没有任何人能够强逼他做,要不然的话,当初王振也不会在朝中横行多年。

可问题就在于,太上皇,如今已经不是皇帝了!

这些弹劾的奏本到最后,必然是要送到天子的桉头的。

正常情况下,天子自然是不好“违逆”太上皇的圣旨的。

但是,如果是在满朝劝谏的情况下,天子顺应群臣之请,亲入南宫和太上皇“商谈”,那么结果,其实就不用想。

其木格,太上皇必然是留不住的!

当然,这么做的话,引起的影响就大了,首当其冲的便是于谦,必然会被太上皇死死的记恨,说句不客气的,真的闹到这等地步,太上皇对于谦的厌恶,只怕就会仅次于某东厂督公。

虽然说,有天子的庇护,太上皇动不了他,但是,时时刻刻被这么一位尊贵无比的太上皇惦记着,换了旁人,只怕要寝食难安。

除此之外,即便是不提太上皇,于谦这种行为,其实也有些冒犯皇权的意味,自古谏臣不好当,尤其是直刺君过的谏臣,尤其难做。

所有人都敬佩这种人,但是,真的要与之为伍,却未必有多少人敢,尤其是在如今天家这种复杂关系之下,这种行为到底会带来何等深远的影响,谁也无法估量。

但是,即便如此,于谦还是毫不犹豫的做了。

他的意思很明白,只需要天子给一道遣返瓦剌使团的圣旨,其他的一切,不论是骂名还是非议,他来承担!

不过……

“于先生稍安勿躁!”

上首天子的声音响起,顿时将众臣的目光吸引了回来。

只见天子的神色澹然,口气平静,目光轻轻的落在于谦的身上,道。

“瓦剌使团自然是要走的,但是,他们既是来求援的,那么,我大明若是毫无表示,便将其遣返,未免有失宗主之身份。”

“且先让他们在京城再留一段时日,至于其木格,既然圣母和太上皇都想让她留在宫中,那便留在宫中吧。”

说着话,群臣罕见的天子脸上瞧见一抹嘲讽之色,旋即,天子轻轻抬头,目光穿过灯火通明的宫城,落在了遥远的某一处,口气清澹,道。

“既然圣母说,相信朕能定国安邦,保祖宗社稷平安,那朕自然不能让她老人家失望。”

这话的意味耐人寻味,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天子对此事心中已然有了定计。

底下众臣的神色各异,尤其是于谦,踌躇片刻,正想开口再劝,却没想到,一旁的胡濙率先开口,道。

“陛下圣明仁德,臣等之幸也,此事既然已有处置,臣等便就此告退。”

说着话,拉着于谦拱手行礼,还没等后者反应过来,便退了出去。

一旁的沉翼和王翱面面相觑,最终,到底也没多说什么,同样拱了拱手,道。

“陛下,臣等告退……”

被胡尚书强拉着出了殿门,于谦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样子,拉着一张脸,道。

“大宗伯,此事……”

胡老大人摇了摇头,止住了于谦的话头,道。

“廷益,可有空闲,到老夫府上一叙?”

如今早已经过了下衙的时辰,若非是于谦等人有随时出入宫门的令牌,恐怕出宫都困难。

抬眼看了看灯火通明的宫城,于谦也意识到,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只得闷闷的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于某便叨扰大宗伯了。”

随后,朝着胡濙拱了拱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