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人心计(1 / 2)

加入书签

桂阳军筑高耸堤坝蓄水,挖开黄河大堤后将水引进堤坝,等于是在梁阳上空筑起一个堰塞湖,一个蓄水的容器,等到容器满了,捅开容器,原本蓄住的水将倾倒,借黄河奔腾之力以势猛之势灌进梁阳。

江衡一招引水灌城,将梁阳逼至绝境。

在洪水到达梁阳当夜,江衡带领军队,又往后撤了十里地,往地势高的地方行进,以免被洪灾波及。

两军交战下,桂阳军以巨大的优势力压梁阳。

胜负很快将决出。

桂阳军军营。

“恭喜殿下,据斥候来报,梁阳城内外皆是水患,如今天寒,梁阳或将支撑不住。”

校尉副军们在营帐中围坐,江衡拨一下无声的琴弦,“意料之内罢了。”

“殿下,那我们接下来不若趁乱直攻梁阳,梁阳如今正是民心军心松散之时,打下梁阳如探囊取物。”

副军的说法是对的,但江衡并不打算这么做。他摇摇头,众人疑惑。

“现在打是能打下来,只不过要接管满城的难民,对我们来说不划算。”江衡继续道,“这个时候进攻也只是得到梁阳一座无人心的空城。”

“本王要的,不是屠杀,而是人心所向。他们要信奉从天而降的神,而我就是那个就可以救他们于水火的神。”

“陆时明不是简单人,这会只怕是忙于拯救他的城中百姓,人心尽聚于他身上。这会进场,本王可捞不到好处。”

“谁会感激自己的仇人?要等他们过去这一阵,没有复起的希望,没有生存的希望。击垮了人心,这时候,才是我现身的时刻。”

江衡淡淡抬眸,“粮草行进到何处了?”

桂阳军的粮草后勤一直是临武县支撑,前几日他下令将汝阳王军队调来,届时两军汇合后,路途遥远的补给区已经不能足够两支大军的需用。这次是最后一次从临武县调粮。

“已在路上,大概还有叁日到达。敖仓那边已经通知,开始准备了,等到新粮消耗的差不多了,只待令下,便可运送出城。”

敖仓是江衡反复思量下,除临武县外,最佳的后勤补给地区。

“殿下,还有一事,听闻淮安王已成功与洛阳军队汇合,前几日已经带兵离开洛阳。”

江衡眉头微动,“有查到他往哪里去吗?”

“暂未。他没有走官道,入了曲折山林小径,也是在隐藏行踪,我们的人还在探查中。”

江展加入战局,未可知会对整体战况有什么影响。当下江衡一方占优势,凭江展一人又有何能力能在一夕之间天翻地覆,逆转战局?

但江衡虽有信心,仍不能轻视江展。

“加派人手盯紧淮安王的动向。”

“喏。”

不多时,众人正聊着,护军进帐来。

护军拱手作拜,“殿下,您之前交代的东西已经完好运来了。几十箱已经送进营地内有专人看护。”

手下将士们一早就知道江衡的安排,这会东西到了,还是又多问了句。

“殿下,真的要这么做吗?会不会……太亏了?”

江衡轻瞟他们一眼,“下令,谁若敢动箱子里的东西,立斩不赦。”

“按计划行事。谁要是起念因此动乱,立斩不赦。”

叁令五申下,箱子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喏。”

校尉副军们出帐后,营帐中只剩江衡一人。

古琴琴弦已不能发出琴音,拨弄下唯有纯粹弦击琴身的闷声。

触手可及的胜利就在眼前,如今他拉起的战争已成型,且压女帝一头。

江衡有些恍惚。

如果当年父亲胜利,如今高坐王位的是他。

可他有时会问自己,真的很想要那个王位吗?

他答不上来。

权力无疑是分外迷人的,而放下权力对于他这种人来说犹如刀割己身肉。

他一生被朝堂被江氏裹挟,每一个选择都是他能做的最优选择,而抛开利益,哪一次是从心的选择?

没有这种时刻,也没有这种选择。

哪怕远离朝堂,他也挣脱不得无名枷锁,因为姓江,他必须要去斗。

不斗,便是死。

“阿颖,我还是恨……如果你和孩儿还在的话,我已经可以教他读书写字,骑马射猎了……”

他抚着琴身喃喃,与故人轻言。古琴琴面已经斑驳纹理,微微凹凸,被他悉心修理养护多年。

旧人故去难释怀,残物惟存,难抵午夜梦醒。

————

从梁阳通往长安的路上。

一位文士满身尘灰,跋涉在林中。

杜明从桂阳军中逃出来有些时日了。自己的马匹被桂阳军没收,自己想要回长安,只能步行。

从未走过这般长的路,他的鞋底几乎磨烂,脚心脚趾皆起了水泡。杜明龇着牙用身上撕下来的布条缠住水泡扎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