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2节(2 / 3)

加入书签

年每亩地的产量,但税率是不变的,以前有人可能要缴纳百分之二十税,这么一算,可能就只要缴纳百分之十,以前缴纳百分之五的,可能就免税。

百姓们当然是欢欣鼓舞。

不过赵顼现在是完全没有心情操心这事,他今日召张斐入宫,也不是要谈及此事,而是要谈辽使的问题。

赵顼在做决定之前,肯定是要跟张斐商量的,因为目前的布局,已经略微有些偏离王安石的轨道,而张斐是充分参与其中。

“关于此事的具体细节,我已经从李豹口中得知,但是对外事毕竟不是我擅长的,不知王学士他们是怎么说的?”

张斐是虚心地问道。

他们确实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赵顼也将宰相们的建议,告知了张斐。

张斐听罢,思索一会儿,才道:“其实我更赞成韩相公的意见,目前我们缺得是时间,在这期间,应该积极修善与周边势力的关系,减少战争,待改革变法彻底完成后,再开始着手对外用兵。”

赵顼道:“但是这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虽说这回辽国没有再就关南十县发难,而是转向河东边界,但是他们肯定是想索要更多的领土。

此番谈判,他们一定会多番刁难,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张斐问道:“到底河东边界是否存有争议?”

赵顼道:“当年划分边界时,大致是比较清楚的,但也没有说连一草一木都划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那片地区,在我朝长久以来都是属于禁地,直到庆历年间,才开始迁徙百姓进去耕种,可是在此之前,许多辽人就已经越界进入我朝境地耕种,这导致那些地区,目前是辽人居多。

如今他们是倒打一耙,认为这是我朝百姓越界,霸占了他们辽人的田地,便以此为由,要求重新划定边界,避免纷争。”

张斐思忖少许,点点头道:“既然辽国有这方面的要求,那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如此才能够跟辽国缓和关系,而且跟他们划清边界,也能够避免往后的纷争。”

赵顼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划?”

张斐道:“慢慢划,仔细去划,必须一草一木都给划清楚,以免再生纷争。”

赵顼困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解释道:“陛下,这么长的边界线,要想划清楚,没个三四年,我看是做不到的,而这三四年对我朝而言,那就是至关重要的。”

赵顼道:“所以,你这是缓兵之计。”

张斐点点头,“根据李豹的消息来看,辽国是有可能动手的,虽然他们这么做,肯定是两败俱伤,但问题是时间对我们非常有利,那我们就应该更尽力去避免。

而且,韩相公建议,也是值得参考的,就是两方百姓都非常厌战,没有民意基础的战争是打不赢的。

那么陛下可有想过,将来我们如何对辽国开战?”

赵顼愣了下,他现在哪能想得这么长远。

张斐道:“如今这事是捏在辽国手里,但是将来我们也可以运作此事,来获得民意的支持,是他们辽国欺人太甚,而不是我们要打破和平的。”

这一番话,莫名给了赵顼信心上的支持,“你确定经过三四年改革,我们能够与辽国一战?”

张斐点点头道:“绝对可以。陛下若是不信,可以看看西北的发展,看看京东东路的发展,依照这个趋势下去,三年之后,我们将会变得非常强大。”

他要吊着赵顼,坚定的推行公检法。

当然,他说得也是事实,赵顼也是知道的,以往西线有战事,西北百姓必然民不聊生,而这回熙河拓边,每年需要三四百万贯,虽然给西北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却没有影响到西北的发展。

而且旱情之下,商业是如此繁荣,也都是前所未有啊!

赵顼思虑一番,又问道:“那你认为,该派何人去跟辽国谈判?”

张斐愣了下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可说罢,他见赵顼眼中有一丝不善,“陛下,你,你不会打算派我去吧?”

赵顼立刻道:“你可愿为朕去一趟。”

“当然不愿意。”

“嗯?”

“不。”

张斐立刻解释道:“陛下,我的意思是,我不擅长外事,我也没有任何经验。”

赵顼道:“但是朝中有不少大臣是举荐你。”

妈的?真的是党争误国啊!你们这些混蛋,竟然拿国家大事开玩笑,活该你们死啊。张斐道:“陛下,那些人不怀好意啊!”

“朕知道。”

赵顼点点头。

张斐错愕道:“既然陛下知道,为何还要派我去?”

赵顼道:“朕打算派你去,原因有三,其一,虽然你没有外事经验,但是关于边界划分,也是要讲究证据的,是要依法划分的,也是要与对方辩论的,这不是你的强项吗?

其二,这个缓兵之计,是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