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3节(1 / 2)

加入书签

张斐、李国忠等人也纷纷起身出得木棚,来到堂中间,准备行礼。

开封府的升堂仪式,那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人家开封府可是专业的法院,与政事堂、审刑院可是不一样。

升堂过后,吕公着朗声道:“由于此次涉及人数较多,且账目比较复杂,本官认为一天之内,是不可能审完的,故此本官决定,若无特殊情况,就每隔一天,上午审理两个时辰,从辰时到午时,审完为止,你们可有意见?”

原本审案没这么多说法的,但是随着争讼的复杂化,逼得开封府也要给出各种规定。

这个案子很难在一天审完,如果不事先规定好时间,到时在哪个点结束,可能就会引起争议,一定要事先说明,如此才公平。

双方对此都表示没有意见。

这么炎热的天,上午十一点结束也是刚刚好。

可别累着那些观审的老头们。

商定此事后,吕公着便让他们回去,准备开始审理了。

而关于上堂做供的被告,也是根据张斐之前递上的诉求定下来的。

…,

人太多了,总不能让那一百零八个被告,以及数百个佃农都在这里等候吧。

每天名额就十个,但审了几个是几个,到午时准时下班。

第一个上堂做供的名叫杜绍京,东京汴梁人,就是那度支判官杜休的堂弟,但中间转了几个弯,这杜绍京的爷爷与杜休的爷爷是堂兄弟。

虽然开封府没有专门为被告、证人搭建棚子,但是他们位子都被设在左右两边的大树下,还是有照顾的,并且为了方便观审的,证人就统一坐右边,而被告则是坐左边,树上都挂着牌子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专业化演变。

张斐站起身来,向杜绍京询问道:“杜员外,据我所查,你在开封县下渠乡,拱桥乡、杜店乡,这三个地方,共拥有一百二十顷土地,不知对否?”

一顷等于一百亩,大概就是一万两千亩,这在北宋是稀松平常,因为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

杜绍京点点头道:“是的。”

张斐又看了眼闻言,道:“在今年之前,其中有四十顷是通过白契避缴田赋。”

“我反对!”

对面的李磊突然站起身来,“朝廷之前已

经下令,只要今年之内补交契税,便既往不咎,这四十顷田地并不在此次诉讼之内。”

吕公着稍稍点头,又看向张斐。

张斐解释道:“朝廷政令中的既往不咎,并不是说只要补交契税就既往不咎,而是指从今年开始,若依法缴税,往年因白契所欠税赋,便既往不咎,关键是田税,而非是契税,契税只是缴税的凭据。”

吕公着点了点头。

但是不少官员面露鄙夷之色,就知道你们这些人是包藏祸心。

起诉的时候,说得白契之外的偷税漏税,可这一上来,就马上变脸。

真是无耻至极。

又听张斐道:“但是根据开封县提供的税据来看,杜绍京只是补交了契税,但这四十顷田地中,至今并未缴纳一文钱税,而从我递上状纸到如今,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他们依旧没有缴税,是一文钱都没有,那么这四十顷就并不在此次豁免之内,朝廷有权力追缴他们的税收。”

李磊立刻争辩道:“你代表的是王学士,而非是朝廷。”

张斐道:“王学士是以制置二府条例司名义雇佣我的,关于这一点,我的状纸上,写得非常明确,而目的就是为朝廷追缴税收。”

李磊哼道:“制置二府条例司不过是临时官司,又岂能代表朝廷?”

廊道一人喊道:“说得好!”

吕公着偏头看去,廊道上官员们都是一脸淡定,也不知是谁喊的,只能作罢。

王安石听得嘴角抽搐了几下,低声道:“如今这些耳笔个个都这么嚣张跋扈吗?”

司马光笑道:“依葫芦画瓢还不会吗?”

言下之意,大家都是学张斐的。

张斐笑道:“敢问阁下,你可知道制置二府条例司是谁设立的吗?”

李磊不语。

张斐问道:“不知道?”

李磊还是不语。

张斐笑道:“制置二府条例司是官家下旨设立的,你说能不能代表朝廷?话说回来,如果我无法代表朝廷,我又凭什么告他们偷税漏税,且向他们追缴税收?”

李磊还是不做声。

你将皇帝抬出来,可真是不讲武德。

但这还真不是张斐不讲武德,他必须要说明这一点,如果他不代表朝廷,很多依据,都是说不通的。

而且,这本就是皇帝与地主之间的博弈,如果不明确这一点,皇帝又怎么从中立威啊!

吕公着向李开、岑元礼等人问道:“你们怎么看?”

李开道:“之前的状纸上没有提到这一点,我们无须理会他。”

岑元礼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