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9章 一群废物(1 / 2)
更何况,大敌当前,司马昭早就是焦头烂额了,他那有闲心逸致去管这些事,那怕杨骏就是胡作非为,司马昭也不会去管的。反正这些人公然地蔑视朝廷,罪不容诛。
杨骏将通敌的名单上报给了司马昭,司马昭看都没看,御笔一挥,就判定了这些人的生死,一颗颗的人头滚落,长安城内又是一片腥风血雨,给本来就恐慌的局势更增添了惶恐,整个长安城内,是人人自危,胆战心惊。
司马昭也变得烦躁不安起来,派出去宣旨的太监到现在也没有回来,这分明就是一件极为不正常的事,按理说司马伦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渭城,到长安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可是不但渭城那边毫无动静,就连宣旨的太监也不知所踪了,司马昭隐隐地感觉到了情势的不妙。
这时候,城门督紧急上报,称魏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向长安城围来,将长安城包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先前抵达长安城附近的魏军全是骑兵,这些骑兵也仅仅只是封锁长安城附近的道路而已,并没有对长安城实施围攻,现在魏军大举围城,很显然是魏军的攻城部队赶到了,长安大战已经是迫在眉睫,一触即发。
以长安城目前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抵御魏军的进攻,司马昭想要守住长安,还需倚仗司马伦和司马伷的勤王之师,不过司马伷远在武关,如果他没有事先动身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到长安。
所以当前司马昭能依靠的,也只有司马伦的兵马了,而且司马伦就在渭城,渭水的北岸,和长安城遥遥相望,如果司马伦肯出兵的话,须臾即至。
但司马伦会愿意出兵吗?
显然司马昭没有那个把握,司马昭弑兄称帝,其实已经和司马伦是势同水火了,再加上司马昭刻意地削夺司马伦的兵权,司马伦不心怀芥蒂才有鬼。
司马伦之所以没有和他反目,最大的因为还是因为柏灵筠,可司马昭早已失去了对柏灵筠的控制,只是司马伦不知情而已,误以柏灵筠还被司马昭软禁着呢,而司马伦一旦知晓了真相,就会毫不犹豫地跟他翻脸,甚至兵戎相见。
所以指望司马伦前来勤王,司马昭心里还真没有什么底,也许司马伦会看在柏灵筠的面子上,出兵吧,但这中间又有多少不确定的因素,司马昭还真无法算得清楚。
可现在司马昭不指望司马伦还能指望谁?所以司马昭才会急切地等待着司马伦那边的消息,盼着司马伦出兵来救他,否则长安城沦陷了,司马昭就和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晋王朝一起完蛋了。
骠骑将军王沈现在担任着长安城城防总指挥的职责,当他得到了赵王司马伦的军队撤离的消息,脸色顿时大变,急忙地返回了皇宫,向司马昭禀报道:“启禀陛下,赵王率军撤走了。”
司马昭正坐在龙床上和群臣商量应敌之策呢,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顿时惨白如纸,扶着龙床边框的手也不住地颤抖起来,他很清楚,司马伦一旦撤军,他就真得完了,司马伦的援兵,已经是能够挽救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如果就连这根稻草也没了的话,司马昭可真就彻底地凉凉了。
殿上议事的诸臣闻讯之后也是神色各异,有惊恐万状的,有窃窃私语的,有摇头叹息的,有低头不语的,绝望的情绪在大殿之上蔓延,这个本来就不太意外的消息意外地传来,让所有的人希望破灭,深陷绝望之中。
司马昭呆坐半晌,缓了缓神之后,才开口道:“诸位爱卿,谁可有退敌之计?”
贾充木无表情地垂着头,抠着手上的指甲,荀顗、荀勖、王祥等人则是默然无语,谁也不敢接司马昭的话。
司马昭见无人答应,不禁勃然大怒道:“朕称帝之时,尔等一个个邀功请赏,只恨官爵太低,如今朝廷有难,社稷危亡,正是用人之际,你们一个个却是装聋作哑,那要你们又有何用,一群废物!”
诸大臣个个面带愧色,只能是垂下头去,莫不敢言。
王沈是诸臣之中唯一的武将,若论打仗的事,他是责无旁贷的,见其他的大臣都沉默不言,王沈只得上前道:“陛下,如今敌强我弱,又无援兵,长安城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依微臣之见,不如趁早突围,方为上策。”
司马昭这才略缓了一口气,王沈也算是一个明白人,如今的局面下,长安城肯定是守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突围了,尽管说突围的难度不小,但也总比坐以待毙要强吧。
所以司马昭当即下令,由王沈统率长安城内所有的晋军,包括守城的军队和守卫皇宫的羽林军,都由王沈来统一指挥,趁着魏军立足未稳的机会,全力以赴地进行突围。
王沈领命,率着军队保护着司马昭和后宫妃子皇子以及诸位大臣,试图从长安的西门杀出去。
但突围想得容易,实现起来却是无比的困难,邓艾为了防止司马昭逃走,特意地派了越骑营和锐骑营昼夜突进,率先地赶到了长安城下,将司马昭所有可能逃跑的路线给封死了。
如果司马昭早在难民潮逃离长安的时候,痛下决心早些撤离的话,或许还有机会能逃走,但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