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河东郡(1 / 2)
司马懿的身份何等的显贵,自然司马懿的葬礼不能马虎,就连天子曹芳都亲自到司马府来吊唁,并赐九锡予司马懿,追封相国、郡公,并下达诏书,诏告天下,以彰司马懿之功勋。
司马懿死于嘉平三年八月戊寅,九月庚申,葬于首阳山,首阳山是魏文帝曹丕的陵寝所在,司马懿埋葬于此,倒是有追随先帝之意。
葬礼自然是隆重无比,满城缟素,原本的金秋时节却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让人疑心冬天已经来临。
而司马懿的死讯,也同长了翅膀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向了四面八方,不光是魏国境内的人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就连吴国和蜀国也知晓了这个消息。
可以说司马懿的死讯,不亚于天子的驾崩,引起的震动,也是空前强烈的。
而身在并州的曹亮,就应该是比较早得到消息的人,如此重大的消息,潜伏在洛阳的并州间军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到并州。
而此刻的曹亮,并没有回到晋阳,而是亲临了河东,对这块新降的土地进行巡视。
对于河东,曹亮并不陌生,当初他奉诏讨伐匈奴,正是在河东募的兵,那时的北军五校,还是一支孱弱不堪的军队,曹亮正是通过河东募兵,招募了大量的勇士,从而走出了制霸天下的第一步。
如今重回河东,曹亮不仅没有陌生感,相反的还有一种比较熟悉的亲切感,而他手下那些出身于河东的将士,更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许多当年跟随着曹亮北征匈奴的普通士兵,现在大多已经荣升了,曹亮治军,从来不以出身和资历论衔职,只要你有足够的战功,就会得到相应的职位,英雄从来也不问出处,那些战功卓著的士兵,甚至都有坐上校尉和司马的位子,最不济的,也能混个都伯队率,此次荣归故里,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其中最为著目的,自然是曾经担任过河东从事的王濬,此次他从上党进军,直取安邑,端了司马氏在河东的老巢,逼得司马军不得不落荒而走,走得非常的仓促,就连祸害河东百姓的机会也没有。
此时的王濬,已经是长水将军了,回到安邑的时候,王濬受到了河东百姓的夹道欢迎,场面极为的隆重。
正因为曹亮特意地安排王濬重返河东,所以河东的局面才可以迅速地平静下来,河东百姓万人归心,也让刚刚上任的河东太守张统是省心不少。
河东可是一块富庶之地,它是司隶三河之一,是拱卫京师洛阳的重要屏障,曹亮此番夺取河东,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作用的。
河东西面和南面有黄河之险,东面是险要的中条山和太行山,与河内的交通只有轵关道一条险陉可走,因为河东郡一直控制在司马军的手中,所以对并州的威胁特别的大,而如今拿下了河东,就等于并州的威胁不但解除了,反而因为河东郡有山河之险的缘故,并州在南面的防御能力大大的增强了,对于并州防御体系来说,拥有一道最为坚固的防线。
而且河东近洛阳,曹亮拿下河东之后,进可攻退可守,对洛阳反倒是形成了一种威胁,如果曹亮的军事实力再度增强之后,从河东出兵南下洛阳,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如何整合河东的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曹亮对河东郡是极为重视的,所以此次夺下河东之后,曹亮并没有急着返回晋阳,而是在河东滞留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曹亮的重点,还是布署河东的防线,以防备司马军的反扑。
不过司马军方值新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组织力量发起进攻的,这倒是为曹亮重新布署河东的防御赢得不少的时间。
虽然河东郡有表里山河之险,但却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就拿黄河天险而言,像蒲坂津这样的渡口,从西往东数,就多达十余处,这些渡口,都可能成为司马军进攻时的突破口,所以曹亮想要在河东郡的防御上面做文章,就必须要加强这些渡口的防卫,不给司马军任何的可趁之机。
这次司马军的撤退十分的仓促,他们从介休一路南逃,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一座城池,其中平阳来安邑两座郡城他们倒是想进入的,但却被并州军抢先一步占据了,不得不绕城而过。
至于其他的小县城,他们倒是完全有机会进入的,但并州追兵就死死地咬在身后,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离下入城暂避喘急一下的机会,而司马师也清楚,这些小城无论是城防还是粮草的储备,都是无法满足大军所需的,司马军一旦进城,反倒是会置于险地,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及早地撤离河东。
所以,在司马军撤退之后,河东两郡的所有城池都完好无损地易了主,就连那些县令县尉等到官员,都原封不动地投降了曹亮。
没有敢站出来跟曹亮对着干,毕竟司马氏的十几万大军都覆灭了,这个时候还有人敢和曹亮唱反调,那不是寿星佬上吊——嫌命长吗?
所以还没等并州军去接管这些城池呢,那些原本各县的官员都赶来安邑主动地投降了。
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投降,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出自于朝廷的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