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火烧云中(1 / 2)
但是云中距离雁门并不近,就算是骑马全速前进,那也得走好几天的路程才能到,如此长距离的奔袭,本身对魏军骑兵就是一个考验。
更何况云中乃是拓跋鲜卑的大本营,拓跋力微入侵并州,并没有带去全部的兵力,而仅仅只是调动了其半数左右的人马,一半出征,一半留守。
当然,拓跋力微此举并不是为了防备魏军的,他并不认为魏军会有能力攻到他的老巢去,留守一半的军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防备鲜卑其他部落的袭击,尤其是东部的慕容鲜卑,一直以来就是拓跋鲜卑的强劲对手。
鲜卑人的大一统,那还得追溯到檀石槐的时代,这位真正鲜卑之王主宰了草原大漠,让鲜卑诸部和睦共处,一致对外。但好景不长,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又陷入到了分崩离析的状态,各部落相互攻伐,混战不休。
拓跋力微原本只是一个小部落索头部的首领,但通过他不断地兼并,逐渐成了鲜卑诸部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
树大招风,拓跋鲜卑实力暴进的同时,也自然招来了其他的部落的觎觑,草原上原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是我灭掉你,就是你灭掉我。
所以拓跋力微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兵力在云中,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可不希望自己出征在外,老巢被人夺走了悲剧发生。
曹亮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偷袭云中困难重重,不过经过一番思量,曹亮也认同桓范的观点,只有端掉鲜卑人的老巢,才能真正意义上来消除鲜卑人的为祸中原。
于是曹亮准备放手一搏,他集结起越骑营、屯骑营以及乡勇所组成的骑兵队伍,合计两万人,准备长途奔袭云中,去焚烧掉鲜卑人精心准备的过冬之物。
临行前,曹亮将雁门关的防守交给了桓范,由他来全权指挥调动守城的军队,雁门太守乐綝辅佐之。
因为曹亮知道,如果偷袭云中的消息传到进犯晋北的鲜卑人耳中,鲜卑人必然是乱作一团,到时候雁门关必将承受平时数倍的攻击力,而自己将两万大军调走之后,也势必会严重影响雁门关的防务。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曹亮便亲率骑兵人马离开了雁门关。
原本桓范是让邓艾和石苞带队出征的,但曹亮认为此役关系重大,非得他亲临指挥不可,所以曹亮才力排众议,亲率骑兵大军出征。
除了越骑营和屯骑营各五千人马之外,此次曹亮出征还多带了一万的骑兵,而这些骑兵,则是来自于新招募的乡勇。
由于从匈奴人手中缴获了不少的战马,所以无论是组建多少骑兵都不在话下,唯一制约骑兵数量的,就是会骑马的人数,还好并州这地方民风彪悍,会骑马的人并不在少数,所以此次招募到的乡勇,倒是三分之一左右可以组建骑兵的。
和这些胡人作战,骑兵是关键,只有以骑制骑,才能真正地打败这些胡族,单单依靠步兵的话,那怕有长枪阵和偏厢车,最多也只能是维持个平局罢了,想要真正打败胡人,没有骑兵是根本不可能的。
出发之后,曹亮令邓艾为先锋,并且换上鲜卑人的装束,打上鲜卑人的旗号,这样就可以方便行事了。
毕竟出了雁门关,已经鲜卑人的地盘了,曹亮可不希望没赶到云中,就暴露出自己的行踪来,换上鲜卑人的装束,再带上几名通晓鲜卑话的胡人向导,差不多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一路晓行夜宿,魏军用了三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是赶到了云中附近。
云中原本是汉代的一个郡,汉军在这里筑过城,不过时间久远,城池被风沙侵蚀,也就剩几截断壁残垣了。
拓跋力微将拓跋部迁到这里后,也并没有去筑城,也不去修缮,任由城池破蔽下去。而鲜卑所居往的,则是那种草原民族比较常见的毛毡帐蓬。
这种帐蓬在保暖性方面到也不差,也方便拆装移动,是鲜卑人必备的生活资料。
由于没有城池的约束,鲜卑人的居住地点大多比较松散,以部落和氏族分类,各家有各家的地盘,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帐蓬群,场面极为的壮观。
整个驻地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到是小片的帐蓬群,会有一些栅栏阻挡,应该是某个氏族的群落。
在发起进攻之前,曹亮特意地让魏军骑兵隐藏了起来,派出斥侯,去详细地查明鲜卑人驻地的情况,尤其是必须摸清鲜卑人的草料场。
草料场的目标是很大的,斥侯倒是很快就找到了,就在云中的东北方向上,距离鲜卑人这个居住地,差了大概五里左右的路程。
由于草料场对鲜卑人至关重要,所以在草料场的周围,派驻了不少的军队,将草料场团团围定,如果曹亮想要袭击草料场,就必须清理掉周围的军队。
得到了斥侯的回报之后,曹亮对这里的地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现在大白天的,发起进攻不太有利,容易暴露后遭鲜卑人的围攻。
所以曹亮把进攻的时间定在了午夜三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的魏军进入到了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