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节(2 / 3)
,如果答应下来,那么,真的出了什么争端,严重到需要大军出征的话,那么朱仪便可以此为由要求挂帅,到了那个时候,再出尔反尔,天子的面子恐怕也挂不住。
所以实际上,钱澍的这番话,其实是变相让天子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说,天子最后轻描淡写的遮了过去,但是,影响依旧还在,一时之间,钱澍的眉头紧紧皱起,看着眼前年轻的朱仪,他第一次感觉,自己实在是太低估这位新晋的成国公了!
反应过来之后,钱澍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对着站起身来的朱仪,道。
“成国公一片为国之心,朝野上下皆知,不过,眼下是商讨海贸之事,若说领兵打仗,成国公或许家学渊源,但这民政之事,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如今国库空虚,连年天灾,成国公不仅鼓动陛下允准户部海贸之奏,还要兴兵出战?”
“不知成国公可考虑过,朝廷能够支撑的起呢?”
“何况,大兴土木,必将加重百姓负担,这几年各地灾情,百姓的日子本就过的不好,若是再强加徭役,酿出民变,又该如何是好?”
有了教训,这回钱澍就学聪明了,他不再揪着朱仪常年待在京城,不了解沿海状况说事,而是转而说他一个勋贵,没事在民政上面大放厥词。
除此之外,钱澍也意识到,朱仪是个不好对付的人,所以,他很快又绕回到了国库的现状上来,这是他最有力的武器。
说白了,不管是海贸还是其他的什么政策,都属于朝廷在折腾,区别只在于,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问题就在这个能不能上!
朝臣们都知道,户部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国库的压力,增加朝廷的收入,毕竟,这连年的天灾,肯定是让户部有些吃不住劲儿了。
可问题就在于,海贸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近乎陌生的领域,如今所预想的一切,都不过是预想而已,实际的状况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敢保证。
但是,这份大政一旦通过,那么,先期的人力物力,是要投入进去的,别的不说,建港口,码头,扩建接待使节的驿馆,市舶司,这些都需要钱,除此之外,官军的调动,地方衙门的调整,都不是上下嘴唇一碰的事儿。
如果说到最后没达到预想的效果,那么,这些人力物力,可就打水漂了……
所以实质上,这次交锋,是保守派和激进派的交锋。
面对钱澍的质问,朱仪心里摇了摇头,这挖一次坑不够,还挖上瘾了咋的……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钱澍最后说的,无非就是激他继续‘请缨’,但是,民变和普通的战事可不一样,更不要提,钱澍给这个民变加了一个前提条件。
冷笑一声,朱仪道。
“户部能不能撑得起我的确不清楚,不过,本国公怎么听着,钱大人你这话里话外的,就盼着大明出事呢?”
“先说开了海贸必定会有战事,现在又出来说,开了海贸,百姓肯定不满,会激起民变?”
“如今大明四海升平,边境安宁,陛下圣德,泽被万民,虽然各地时有天灾,但是,却也都能安然度过,并无任何动乱产生,如何到了钱大人的嘴里,大明就变成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亡国之相?”
“嘶”的一声,殿中一众大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成国公……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不过,也怪钱澍,实在太急了些,话里话外的处处挖坑,结果被对方反将一军,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果不其然,这话一出,钱澍也连忙跪地,道。
“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那钱大人便解释一下,自己是什么意思呢?”
钱澍的话音刚落,一旁朱仪懒洋洋的声音就传了出来,竟是半点也不肯留情。
见此状况,文臣当中,有不少人都面面相觑,虽然说,他们也觉得钱澍的所作所为不太妥当,但是,被朱仪如此逼迫,若是他们没有什么举动,那文臣的面子,可是要大大被折掉一番的。
于是,很快,内阁大臣萧晅便站了出来,道。
“成国公误会了,钱大人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海贸一事,干系重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事关乎朝廷大政,自然要慎之又慎,将所有状况都考虑进去,成国公这话,言重了!”
萧晅入阁以来,在朝中十分低调,但是,他的人缘还算不错,此刻站出来,立刻就博得了许多文臣的认可。
见此状况,朱仪倒是也没揪着不放,毕竟,内阁大臣都出面了,还是要给点面子的,他倒是不怕得罪萧晅,但是,这种场合下,如果萧晅出面转圜都没有用的话,那就是真的打文臣的脸了。
不过,他还没说话,殿中却突然响起了另一道声音。
“萧阁老这话,不觉得亏心吗?”
朱仪愣了愣,也没想到,会突然出现这么一着,和一众大臣一样,他转头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