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8节(1 / 3)

加入书签

不过,这么多人当中,却唯有王翺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看着前头相互客气的几个人,迟疑了片刻,王翺最终还是上前道。

「陛下,臣斗胆,金尚书近来递到朝廷的奏疏,似乎并未有提及启程返京之事?」

王翺当然不会傻到,要拆皇帝的台。

他这么说,是在验证自己的猜想。

果不其然,天子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从身旁的奏疏中翻了翻,抽出了一本奏疏,隔着远远的晃了晃,但是,却并未让人递下来,随后道。

「内阁没有接到是正常的,军屯一事干系重大,所以,有些奏疏,金尚书和于少保,都是直奏于朕,除了这些之外,近段时间,卢忠在边境布置了不少锦衣卫,用以收集军情,他们也会将整饬的状况,写成密奏,报于朕知。」

直奏权,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

在场的大臣们基本上都有,所谓直奏,就是不经过任何的衙门,直接递送奏本到皇帝面前。

虽然说,按例,官员们的奏疏,要先送通政司,再送内

阁,票拟后呈送御前。

但是,自从太祖皇帝废中书省之后,理论上来说,皇帝之下便是六部和都察院。

无论是通政司还是内阁,本质上都是起到居中传递的作用,并不具备任何的决策权。

所以,即便是不经由通政司和内阁,由皇帝直接朱批的奏疏,依然是流程没有问题的奏疏。

只不过,除非是紧急机密,或者不方便被其他人知道的内容,老大人们通常都不会这么做。

毕竟,这是绕过了内阁,虽然说合理合法,但是,不免让内阁中的大臣心生芥蒂。

而且,直奏权的使用,极其依赖圣宠。

说白了,你得能够随时见到皇帝,才能随时直接呈递奏本。

或者至少,有锦衣卫或者是司礼监这样的机构,能够替他们给皇帝直接呈送,才有用。

但是,对于大臣们来说,找锦衣卫和司礼监,还不如内阁呢……

更重要的是,直奏权有一点很尴尬,那就是小事没有必要绕过内阁直奏,大事的话,即便是直接送到皇帝面前,也还是要下廷议商议,所以还是没有必要。

出于这几个原因,在场的老大人们,对直奏权用的并不多。

也就只有像金濂,于谦这些不在京师的大臣,办的事又涉及机密,所以会用这种方式呈递奏本。

等会……

不在京师,涉及机密……

这……听着怎么这么熟悉呢……

密奏制度

就在老大人们都在愣神的时候,一旁的王翺却率先明白了过来,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将御史奏事,分为明奏和密奏两种。”

“明奏便如臣所说,不得擅自议论未下朝议之政,谏诤君上,需有上官同奏,如此,可限制科道官员随意滥用谏诤之权,扰动朝议。”

“除此之外,可另许科道密奏之权,密奏专加钤记,不送通政司,直送内阁,经票拟后直送宫中,不向外界泄露内容。”

“和明奏不同,密奏内容,御史可议论朝政,直谏君上,禀报地方状况,弹劾朝臣,若查有实据,则以密奏下朝议,尽行处置,若有错漏,因其密奏,亦不会扰动朝议。”

“如此一来,诸御史顾虑尽去,自能澄明风气。”

六科十三道,人数众多,主要就多在十三道御史,满额定制的御史,甚至能超过百位。

这些人集中在京师的,其实并不算多,大多数都在地方巡视。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虽然说是到地方去巡查,但是,若是在地方查出问题来,一则会招惹地方官,容易受到报复打压,二则名声收获也不够大。

巡查地方,查出问题来,也是本职,最多考评的时候上个台阶,但是,想要积攒士林当中的声名,却需要很长的时间,相对而言,有风闻奏事的传统在,谏诤君上,明显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身为科道官员,说白了,靠的就是弹劾别人。

但是,这种事情需要碰运气,有些时候,巡查的地方就是管理很好,没什么大事,上奏也没的说,再说了,官场上盘根错节,地方有实权的官员们,跟京中的大佬们,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遇到大事弹劾的话,很容易遇到官官相护的情况,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一来,就算是为了完成业绩,科道官员们,也喜欢在朝廷大事,天家小事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了解不了解不管,对朝廷有用没有用另说,总之,先把奏本递上去再说,这种奏本,安全性高(指不会得罪别的大臣),又能积攒名望(指关心社稷,心系朝廷),而且,还能落得个直谏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如果要是换成了密奏,就不一样了。

首先,既然是密奏,那么说明,除非内阁和皇帝主动公布出来,其他人不会知道内容是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