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1节(2 / 3)

加入书签

而且,这番说辞合情合理,从面子到里子都顾虑到了。

为利,杜宁进入东宫,的确前途无量,要知道,虽然说如今太子的身份特殊,但是,毕竟大明尚且没有废太子的先例,而且,天子既然有诺在先,并非是随意毁诺之人。

尤其是前些日子,天子带着太子出宫暗访的事情传出来之后,一方面,一众大臣都在埋怨天子玩心太重,不该随意出宫,可另一方面,朝堂上却也称赞太子仁德爱民,小小年纪,便有明君之象。

虽然当时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等出了宫门,再细细的一品,朝堂上的不少重臣,就都咂摸出了点味道。

天子无缘无故的突然任性出宫,而且还带着两大尚书陪同,好似生怕别人发现不了一样,这本身就不正常。

所以,这本身就是一场给朝野上下看的大戏。

其用意,就在于告诉朝臣们,天子的的确确在用心培养太子殿下,东宫储本稳固。

如果说,这种程度还有人质疑天子的话,那么,随着这件事情的细节越传越广,这种声音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因为大人可以装,但是小孩子是装不了的。

出宫之时,随行人员众多,而且,还有不少百姓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状况,所以,很多人都看的分明,太子殿下对于天子,并无生疏惧怕之意,反而有着对自家长辈的孺慕亲近,由此可见,天子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这种说法一出,不仅是诸多重臣,其他普通的朝臣们,心也放到了肚子里。

这种情况之下,至少目前来看,东宫是一条很好的晋身之阶。

而且,就像徐有贞所说的那样,对于恪守君臣礼法,大义名分的清流来说,忠君爱国,固然是本分。

可辅佐太子,亦是正途,这些话就算是摆到台面上,那也是堂堂正正,无需讳言的。

相反的,那些鬼鬼祟祟,暗中想要动摇储本之人,才是真正的国之佞臣。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双赢的好办法。

因此当时,陈循也的确心动了片刻。

但是……

“东宫不是不好,只是宗谧的性子,现在还不适合入东宫,正是因为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本,所以,东宫属臣,不能只是夸夸其谈,不识百姓疾苦的庙堂之臣,原本我就打算,此次之后上奏陛下,将宗谧外放出京,边境虽难,可是,倒也不失为历练的好去处。”

抿了口茶,陈循平静的开口道。

话到最后,他目光落在徐有贞的身上,颇有深意的道。

“元玉,你不也是跟着老夫去治了一次黄河,才真正收敛了脾性,得入东宫的吗?”

这……

徐有贞没想到,陈循竟然把话题引到了他的身上。

沉默了片刻,他点了点头,道。

“不错,只有真正见过百姓之苦,才能知道,吾辈当为社稷效死的意义,陈师教导的是。”

陈循在打量着徐有贞,可事实上,徐有贞也在打量着陈循。

时至今日,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位老师,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样了。

他虽然没有杜宁那么跟陈循亲近,但是,也算是陈循颇为看重的学生。

当初陈循还是翰林学士时,就常将他带在身边,随侍经筵,要不然的话,那个时候太上皇北狩的消息传来,跟在陈循旁边的,也不会是徐有贞。

陈循说他对待学生都是尽心尽力,的确不是假话。

虽然说在仕途上,他对于徐有贞没有太多助力,但是,不管是南迁之议时,他出言为徐有贞说话,还是后来带着徐有贞治河,再到后来,屡次为他请功,想要帮他在朝堂上谋职。

这些努力,徐有贞是看得见的,这也是他始终对陈循十分恭敬尊重的原因所在。

但是,正因为熟悉和了解,所以,他才更能察觉到陈循这段时间的不同。

他说不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以往的陈循,绝对不可能如此云淡风轻的放弃东宫对清流的前途抬升作用,也不会如此锋芒内敛。

相较于之前他了解的那个老师,如今的陈循,不仅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自如,而且,更加温润平和。

更重要的是,虽然陈循是清流领袖,但是,随着天子逐渐打压清流,重用有地方经历的官员。

慢慢的,似乎陈循的看法也开始有了转变。

换了之前,陈循只怕并不愿意放杜宁出京,但是现在,明明摆着东宫和翰林院的好机会,陈循却说,他早已打算让杜宁出京。

如此便可看出,在潜移默化当中,陈循也在受到天子的执政理念的影响……

将这些念头收拢起来,徐有贞略带忧色,道。

“不过,话虽如此,可是终究有所缺憾,此次出京,杜兄倒是前途大好,但是,清流一脉的处境,却依旧没有改善。”

“而且……”

略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