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我们离婚吧(二合一)(2 / 4)

加入书签

四轮车驶向前方,后面那辆车的驾驶员跟老农有分像,也对他们礼貌地笑笑,跟着前车走了。

周蓉说道:“以前全村人种水稻依然会饿肚子,没想到现在有了茶田,有了果园,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了,真得感谢时代啊……”

“是吗?”

蔡晓光五分赞同五分保留的语气让她有点不理解。

“什么意思?”

“走吧,去里面看看。”他没有回到这个问题,带着周蓉沿左手边的石板路往上走。

周蓉看看前面的村落,疑惑不解:“不进村吗?”

“等会儿再进村,我先带你去个地方。”蔡晓光一面说一面拾阶而行。

两人往上走过一程,周蓉隐约听见嘈杂人语,听起来像是小孩子在喧哗嬉戏,转过一排小树,右前方坐落着一座白色庭院,大门右面挂着“金坝村小学”的招牌。

她大吃一惊,十四年前金坝村连小学都没有,孩子们想念书要么离开大山,要么走十几里山路到镇上读书,现在不用了,明亮的三层教学楼,笔直的旗杆,迎风招展的旗帜,下面是穿着相同颜色样式的校服的孩子们,警卫室外面还坐着一位大爷,左手边地上放着玻璃保温杯,右手握着一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风。

“你们找谁?”

“倪大爷,是我,蔡晓光,拍电影那个,去年我们聊过。”

“哦哦,我想起来了,大导演。”

“唔,这是我爱人,周蓉。”

姓倪的老人可能觉得周蓉面善,仔细端详她几眼才反应过来:“你们稍等,我这就去请校长。”

说话间,老头儿拿着蒲扇走了。

周蓉往前走了几步,看着西边操场上跑跑跳跳自由活动的小孩子说道:“看他们多活泼,赶上了好时候啊,我还记得当年金坝村的孩子们是什么样的状态,一个八九岁的娃娃要照看五岁的弟弟,后背的竹筐里还有个一个刚断奶没几天的妹妹,尿了拉了饿了都会哇哇大哭,为了说服大人让孩子上学,真是伤透了脑筋。这男娃吧,还好点儿,女娃……”

话说到这里,后面传来一道沉稳的女声。

“蔡导,您月前寄来的书收到了,孩子们都很喜欢,我这正寻思找个时间让学生们跟您道谢呢,没想到……”

同门卫老头儿一起过来的女子没有说下去,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周蓉一阵,叫了声:“周老师?”

“你是?”

周蓉给她叫懵了。

“我是明慧啊,龚明慧。”

“明慧?”

周蓉想起三十年前那个总是第一个到学校的小姑娘,她说她是村长的女儿,阿爸说不论做啥事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实1990年和蔡晓来金坝村的时候打听过她的情况,村民说她嫁到外村后就不当老师,跟丈夫一起去成都打工了,没想到十四年后她又做回老师,还成了金坝村小学的校长。

“对,是我,周老师,咱们有30年没见了吧,你还好吗?”

“挺好的。”

周蓉算了算日子,她今年五十二岁,龚明慧也是往四十奔的人了,这时间呐,还真是人世间最神奇的魔法。

“周老师,我记得你以前最大的愿望就是金坝村能有一所像样的小学。”

“是啊。”周蓉看着操场的孩子们,一脸欣慰:“现在的孩子比以前学习条件好太多了,贵州山区多雨,还记得当年每天早晨起来,桌椅都泛着一股霉腐味,黑板拿手一抹湿乎乎的,你到得早,会用袖子一遍一遍擦黑板,所以衣服破得很快,补丁打得最多。”

龚明慧用手拨了拨额前的头发,笑着说道:“周老师,我带你参观一下校舍吧。”

“好。”

周蓉跟着龚明慧一面往前走,一面打量周围环境。

“你看这教学楼用料多扎实,建得多好。”

蔡晓光在一边轻轻点头:“听说是省城的建筑队过来修的。”

“没错。”龚明慧说道:“黄经理说从地基到建筑结构再到墙体材料,建造标准皆优于商业住宅,除非发生地震、山体滑坡这样的地质灾害,不然金坝小学几十年后也能继续使用。”

“哎,对了明慧,我90年那会儿过来贵州,村里人说你不当老师,跟你丈夫去成都打工了,怎么现在成了金坝小学的校长?”

她还记得章早坡说过,在贵州山区当老师一个月才80块钱工资,研究生尚且如此,龚明慧也就高中毕业,工资必然只少不多,到了成都呢,就算是去饭店当服务员,也要七八百块一月吧,十倍于教师工资,她想不明白是什么支撑龚明慧在山沟里呆下去的。

“周老师,是村长叫我回来的,在这里当校长一个月有一千二百块钱,算上村里的补贴的三百元钱,比我们夫妻在成都打工的工资都高。”

“一千五?这么高啊。”周蓉吃了一惊,章早坡研究生毕业进入吉春文艺出版社当编辑一个月也才拿一千二百块钱,龚明慧一个山村小学的校长居然有一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