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土豪的举动也是立即让身边的这些人纷纷眼睛放光,这一叠银票,起码也是有上万两银子了。

“公子,请放心,我这边包管安排的让你满意。”

老鸨拿到了银子,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立即也是安排人开始去招呼巴特尔、呼和、哈丹三人。

“巴特尔,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和他们提,如果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和她们说,出来玩就要玩的尽兴。”

刘晋笑了笑和巴特尔、哈丹、呼和他们说道。

“好~好~”

巴特尔、哈丹、呼和三人此时一个个都左拥右抱,开心的不行,于是连连说道。

看着他们三人进去,再看看这潇湘倌,刘晋也是微微摇头。

“好好招待我的朋友,银子不是问题,如果不够的话,和他说。”

刘晋拉过身边的一个随从,对着老鸨交代起来,交代完也是离开了潇湘倌。

“公子,来都来了,难道不坐下……”

老鸨不断数着银票,看到刘晋离开,也是微微有些惊讶。

银山港

倭国石见国。

弘治庚申条约将石见国割让给大明,大明这边也是很快就派遣了官员来到这里,并且正式将石见改名为银山县,直接划归到了北直隶省下面。

额,尽管北直隶和银山县似乎相差的有点远。

但是没有办法,谁叫银山县这里有蕴含几亿两白银的银矿呢。

银山县北面是捕鲸海(后世的日本海),南面则是属于原先大内家族的地盘,现在则是已经被毛利家和尼子家瓜分。

这两个家族在上次刘晋远征倭国的时候,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投靠大明,所以也是跟着享受到了好处。

银山县北面一处海湾这里,整个海湾都变的热闹非凡,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上万的倭国人被雇佣过来,在这里建造银山港。

同时临时建好的一些码头这里,一艘艘来自大明的商船静静的停泊着,码头上面有倭人在勤劳的装卸货物。

银山县属于大明北直隶,现在来倭国的商船都喜欢停泊在银山港这里,因为可以不用交税,只需要交一点停泊费就可以了。

要是停泊在倭国其它的地方,尽管现在倭国已经不敢对大明的船只征收重税,但是一般的税还是可以征收的。

更何况,停泊在自己大明的土地上,那样也更加的安全。

银山县这里可是有两万明军驻扎,足以保证大明在倭国这边的利益。

现在大明的商船来倭国这边经商都有两个选择点。

一个是银山县这里,从大明来到银山县,还是属于北直隶,再然后直接在银山县这里将货物卖给倭国的商人。

又或者是再转运到倭国各地进行出售,都是可以的。

另外一个就是抵达倭国的兵库之津,兵库之津是倭国租借给大明的,也算是大明的地盘,抵达兵库之津,然后再来专卖到整个倭国各地。

大明打赢了倭国,狠狠的教训了倭国,迫使倭国各地大名再也不敢对大明商船、商人征收重税,这极大的促进了大明商人前来倭国这边经商、贸易。

再加上银山县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又有庞大的银矿,得到了银山县之后,大明这边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过来。

短时间内,整个银山县的县城和银山港都变成了一片繁忙无比的工地。

银山港因为算是大明前往黄金洲的中转港口,所以刘晋、张懋等人也是投资很大,准备将它建成一个大港口。

此时,一艘艘的货船从大明这边抵达银山港,货船上面装的最多的就是水泥。

一船又一船的水泥源源不断的运到银山港,用来建设银山港和银山县。

港口内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大明这边天津港口的风格来建造,成千上万的倭人老百姓被雇佣过来,一个个都在卖力的干活。

幸太郎就是众多卖力干活的倭人之一。

幸太郎没有姓,只有名字,在倭国只有贵族和武士阶层才能够有姓,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拥有姓氏的。

他本来是石见国一个普通的农民,原本是靠种田为生,世世代代都是农民。

谁知道这石见国一下子被割让给了大明,大明这边也是给了石见国的这些倭人两个选择。

一个是可以离开石见国,另外一个就是从今之后,效忠大明天子,成为大明的老百姓。

对于成为大明的老百姓,效忠大明天子,原先的这些石见国人可是没有半点抵触。

本身来说,在倭国这边就有很多人说倭人就是来源于中原大地,倭国和大明是一家人的说法在倭国还是很流行的。

另外倭国的贵族和武士阶层,他们都是用汉字,写汉字,文化上同根同源,也就是说的语言上有所差别。

再者倭国是大明的藩属国,倭王都要向大明皇帝称臣,他们石见国的人能够直接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