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9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厂卫虽然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文官集团失去皇帝的信任和支持,就像前朝的时候,明宪宗时期,皇帝重用厂卫,他们这些当官就绝对没有好日子过。

他们好不容易迎来了弘治皇帝这个老好人来当皇帝,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厂卫基本上就废了,大家过上了一段好日子。

以前要是出点什么事情,弘治皇帝也不会用厂卫去查,顶了天也就是让他们自己去查一查,到时候随便弄几个替罪羊出来,事情也就过去了。

有时候,甚至于连查都不用查,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大家再随便忽悠一下,弘治皇帝这个老好人,再加上对他们的无比信任下,什么事情都掀不起风浪。

现在好了,官仓失窃案和李广案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结,又闹出一个更大的惊天大案出来,关键是弘治皇帝让厂卫去查这个事情。

别说本身就屁股不干净,事情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即便是没有事情,厂卫去查的话,它也可以给你弄出事情了。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的眼神当中看到了恐惧,都意识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光厂卫去查,你们肯定不会心服口服。”

“这样吧,你们去查一查,刘健、李东阳、谢迁还有张懋,你们四人牵头去查,我倒是想要看看你们都能够查出些什么东西出来。”

“哼!”

“朕从内帑拿出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还有历年的拨款,朕倒是想要看看这些银子都进了那些人的口袋,”

弘治皇帝看了看几人的样子,不用想也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所以笑了笑说道。

他这一招就很高明了,一方面让萧敬这边去查,一方面又让你们自己去查,看看你们能够查出什么来。

“臣遵旨~”

刘健、李东阳等人一听,顿时就觉得脑袋都大了,你要是只让我们去查,那这个事情就可以控制住,到时候将一批人交出来,给弘治皇帝一个交代就差不多了。

可是你这边又让厂卫去查,又叫我们去查,这绝对是一个烫手山芋,我们严查的话,到时候肯定会牵连甚广,还不知道有多少朝中大臣会牵连进来。

到时候他们这些人又该如何在朝中立足?

可是如此不严查,随随便便敷衍弘治皇帝的话,弘治皇帝也会知道,到时候弘治皇帝会怎么想,怎么看他们,说不定自己也会牵连进去,一个不小心的话,自己的人头都要搬家。

但弘治皇帝都已经发话了,这不查肯定是不行了,而且还必须要严查,必须给弘治皇帝一个交代,给大明上下一个交代。

皇宫之中的事情也是很快就传出了宫,接着迅速在京城传播开来。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都掀起了滔天的波浪。

户部尚书周经和兵部尚书马文升竟然被弘治皇帝同时打入天牢。

两个尚书为何同时被打入天牢?

这在弘治朝可是从未出现过的事情,官仓失窃案和李广案虽然牵连也广,被下牢狱的大臣也很多,但是却从未有六部尚书级的大臣被牵连,更何况还是一下子两位尚书。

京城里面消息灵通的人,自然是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事。

有相关的官员顿时就人人自危,如丧考妣,有人甚至于吓的直接自我了断。

至于不清楚内幕的人,则是开始纷纷猜测起来,到底出了什么大事,以至于弘治皇帝如此震怒,竟然同时将两个尚书打入天牢,要知道前不久大明还大胜了草原人,举国上下都在欢庆呢。

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大事,绝对不寻常。

不过很快,整个京城就知道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第二天一早,大明早报就以头条的形式,详细的介绍了此事。

顿时整个朝野都被震惊了!

京城的一处茶楼当中,众人聚集在一起,一边看报纸,一边谈论国家大事。

“嘭~”

“该杀,统统该杀~”

“我说以往为什么我们大明的军队总是不敢和鞑子硬战呢,原来问题出在了这里。”

“棉甲薄如夏衣,兵器竟然铁片打造的,给将士吃的粮食是陈年发霉的大米,连这样的饭都吃不饱。”

“吃空饷,喝兵血,将士一年到尾拿不到一分军饷,家里孩子生病都没钱看夭折了~”

“倒卖军需物资,私设马市,将铁器、盐巴、杀良冒功等等私自贩卖给草原鞑子……”

“大家都看看,大家都看看,这样的军队,它能够有什么战斗力,它能够保家卫国?”

大明的老百姓怒了,他们一直以来都搞不懂为什么在太祖、成祖时期可以横扫大漠的明军到了现在却是连出城应战的都不敢了。

鞑子年年南下,他们却是年年都只能够在城里面守着,眼睁睁的看着鞑子在中原大地肆意的烧杀抢掠。

大家恨过这些将士,怒其不争,以往也没少骂过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