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6章(1 / 2)

加入书签

至于后世电视剧里面拍摄的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直接放粮食的,那肯定是没有好好研究古代的赈灾方式,都是瞎拍。

大碗、大碗的白米饭是能够让人吃饱,但是古代粮食有限,特别是灾荒之年,这粮食更是金贵无比,怎么可能还会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给灾民?

至于直接放粮那更是瞎扯淡了,这粮食有多少能够到灾民手中?

会不会发生抢粮的事情?

这些都是需要去考虑的,所以自古以来赈灾的方式都是煮粥,以最少的粮食尽可能的多救活更多的人,这才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粮食。

朱厚照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是想出了一人一斤肉的办法,这样也是可以用最少的粮食来救活更多的灾民。

不过刘晋听到朱厚照的办法之后,却笑了笑摇摇头说道:“殿下,这样的赈灾方法虽然算不错,但这海鱼是我们的东西,我们就这样白白的拿出去,牺牲的可就是我们的利益。”

“老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乎这点鱼,如果你要是真在乎这点钱的话,就算是我出钱买下来好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不高兴的撇撇嘴说道,接着看了看刘晋道:“老刘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变的如此斤斤计较,一身铜臭味了?”

“殿下,这几万斤鱼并不算什么,只要我们有船,我们还可以捕捞到十万斤,百万斤海鱼了,我刘晋也不是小气的人,我也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当初西山煤业也是养活了几千流民,现在更是有几万人靠着西山煤业生活。”

刘晋一听,也是连忙说道:“殿下,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让人养成一种依赖,我们在赈灾的时候,更多的其实应该是要引导大家自食其力,将灾民的力量也利用起来,这才是最好的赈灾方法。”

一天十文钱,但是肉只要一文钱一斤

“养成依赖?”

“自食其力?”

朱厚照一听,立刻也是皱起了眉头,不明白刘晋话里面的意思。

“对,人都是有依赖性的,一旦养成了一种依赖,他就会失去自主独立的能力。”

“以赈济灾民来说,如果天天有人给他们发粮食让他们能够维持下去,他们自然就不会想办法去做事,想办法去自救,只会每天等着你去给他们发粮食。”

“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这些灾民们就会无所事事,甚至于还会生出事端来,而且放着如此多的劳动力不去好好利用,岂不是浪费人力?”

没有办法,刘晋也是再次将以工代赈的方法想朱厚照解释了一遍,也是让他了解到这个新颖的赈灾办法。

“你的意思是我们扩大招工,将这些灾民都招进来?”

“但是那样的话,我们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了,现在粮价涨的太快了,有钱都很难买到粮食了。”

朱厚照听完以工代赈的解释,顿时也是明白了这个以工代赈的核心,想了想也是说道。

“不,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人手了,而且再招人的话,我们的粮食就会真的不够,除非是另外五艘船从朝鲜带着粮食回来才可以继续招人。”

刘晋摇摇头说道:“我们的正式员工都是一日三餐管饱的,在赈灾的时候,我们可不敢如此奢侈,这粮食现在太金贵了。”

“我们可以设立几个大的项目,比如修建天津通往京城的道路,再比如修建天津港等等,这些项目我们就大规模的招收这些灾民,对这些灾民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天十文钱的工钱,或者是稍微更多一点。”

“这十文钱我们是记在账上的,并不是直接发钱给他们的,然后,他们可以用这十文钱来购买我们的海鱼,我们的海鱼卖一文钱一斤,如此一来的话,只要有一个青壮力来给我们做事,一天能够买到十斤鱼肉的话,差不多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当然,现在是特殊时期,光吃鱼肉肯定是不行的,等到另外五艘船从朝鲜回来,带回来更多的粮食之后,我们还可以将大米也放到里面去,这大米也一文钱一斤,然后再限购。”

“如此一来的话,我们既可以达到赈灾的目的,又可以样灾民养成自食其力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大的项目工程给建好。”

刘晋缓缓的将自己的计划给说出来,其实朱厚照不来找刘晋,刘晋也是早就已经看上了天津这边越来越多的灾民,这些可都最廉价的劳动力,只要给口吃的就愿意给你辛辛苦苦干活的劳动力。

要不是有灾荒的话,刘晋向哪里去找如此便宜的劳动力?

这天津港口的建设,海事学院的建设,水泥厂的建设,还有刘晋想要修建的天津和京城之间的水泥马路等等,没有廉价庞大的劳动力,这些工程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完成呢。

“还可以将海里面捕捞上来的海鱼给吃掉,不然一次性捕捞到如此多的鱼,根本就吃不完啊,多放一天这些鱼都要烂掉。”

朱厚照此时小眼睛闪烁着光芒,一边听也是一边小鸡吃米的点头,听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