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8章(1 / 2)

加入书签

能有这份本领的敌人,这屋里头,的确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鲁河,缸里有油,最后不行了,别忘了点一把火,咱们砍了辽人的脑袋做了京观的,可别让他们把咱们的脑袋也砍了垒起来。没了脑袋的鬼,回到家乡,亲人会认不得的!”老什长的声音越来越低,终于整个人一挺之后,便全都松软了下来。

张任骑在马上号淘大哭。

回头,早已经看不到哨所的影子了,但那一股股冒起来的黑烟却直冲天际,仍然看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老什长他们都没有了。

我会替你们报仇的,我会替你们报仇的!

他在心里不停地呐喊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比江宁朝廷预计敌人有可能的进攻时间早了一个月,齐国,赵国两处辽国附庸政权一齐发动了进攻,楚丘和考城方向,曲珍与刘豫各自聚集了约两万兵马向着宋军发起了突然的进攻。而作为他们进攻前驱的,居然是辽国骑兵。

正是因为辽国骑兵的突然出击,使得宋军前线很多地方没有能及时地作出反应,损失颇大,不得不缓缓后撤。东线宋军退回到了睢县附近才稳住阵脚,北线则退过了汴渠。

江宁府,石头城,首辅公厅。

萧诚站在巨大的地图之前,两个红色的箭头,代表着敌人进攻的方向,兵部左侍郎杨万富正在向在场的大佬们讲解双方的对阵形式。

“辽人为前驱,利用辽人骑兵强大的机动性,打了我们一个出其不意!”萧诚道:“这一点倒真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之外,耶律珍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对手。”

一直以来,大宋这边都认为辽人会驱策伪齐伪赵为先锋,来消磨宋军的实力,但这一次,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精锐的辽军骑兵为先锋,然后伪赵伪齐军队再缓缓跟进。

“伪赵伪齐这一次配合默契,两路进兵已经超过了半个月了,却仍然齐头并进,没有那一支冒出头来,这让魏武原来准备集中力量打击其中一支的计划破产了。”杨万富道:“耶律珍这一次是准备步步为营,缓缓推进,下官估计,接下来辽军骑兵只会作为机动使用,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了,必竟我们已经缓过劲来了,再故技重施,那就要尝到苦头了。”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兵力不足!”杨万富直接道。“募兵法才刚刚实施不到半年,新招募的兵员普遍性的战斗力不强,如果此时便送他们上战场,损失会很大。所以首辅,我建议,调天南军、天平军以及一万两广刘益国麾下军队北上作战。这一次的作战,肯定是长期而且艰苦的,只要挺过了这半年,我们的新军便可以陆续补上缺口了。”

“天南天平以及两广主力都走了的话,南边的状况?”

“首辅,云贵两广诸地,募兵法实施较早,这几支部队走了,便是单靠那里的团练、保甲也足以维持地方治安,至于边境之上,嘿嘿,我们不惹事,他们已经谢天谢地了。便是那些开拓团,已足以震慑周边小国了。”

“那就如此办吧!”萧诚转头看向吕文焕:“吕尚书,先调这几支部队北上,另外,石从明部也要做好准备进入京东区域作战,来而不往非礼也。刘豫想打,咱们便让他遍地开花!”

:所谓开拓团

对于刘豫、曲珍居然敢主动来犯,小官家赵安表示很愤怒。

他认为已经被大宋打成了落水狗的这两个家伙,难道不应该乖乖地缩在龟壳里,等着大宋去敲门吗?

居然还反客为主了!

“既然是狗,哪里能自己作主呢?”陪着赵安蹲在田埂边,萧诚笑着解释。“狗主人要他们向东,他们就得向东,要他们往西,他们也不敢不往西,除了呼扇耳朵摇尾巴,他们还能做什么呢?而且这一次啊,很明显统筹指挥的是辽人,就更由不得他们了。”

看着萧诚把两只手放在耳边摇晃着,赵安不由得卟哧一声笑了出来。

“好好的人不做,偏生要当狗!”

“没法子,有的人,比较贱!”萧诚道:“去年一个暖冬,今年北方整个遭灾,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欠收,绝收已经成了事实,相反,我们南边的情况便要好得多了,即便是也受了旱情影响的一些地方,也因为预防得早,再加上水利工程的遍地开花,收成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北方没了收成,他们就要来抢我们?”赵安生气地道:“要是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早早地便兴修水利,打凿深井,又岂会绝收?”

“强盗,便是这个样子的。”萧诚点头道。

事实当然也没有这么简单。

曲珍也好,刘豫也罢,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只是他们没法子大规模地做。

大宋大军压境,时刻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存,他们不得不维系大量的军队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作为儿政权,对于辽国爸爸的要求,又不敢稍有违逆,该上交的贡赋,那是一文钱也不能少的。

而这需要的大量银钱怎么来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