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7章(1 / 2)

加入书签

现在知道开国皇帝为什么经常要杀老兄弟了吧。实在是这帮人太过膨胀,不拿皇帝当根葱啊!

当然了,既然“民愤”这么大,曹皇上也就不为己甚了。话说,从后世来的人,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张皇后充其量也就是个漂亮女人,还都三十岁了,还是个寡妇……这种的,老年公园相亲角压根都不抢手。舔狗们谁爱追去追,曹皇帝是真没那个兴趣。

……

就在前后两任皇帝势力谈完交接程序后第二天,崇祯一行人,登上了南下的船只。

而与此同时,北方京城中,刚刚站住脚跟的大顺朝君臣,也云聚皇极殿中,商讨国是。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如何处理京城东北方的关宁集团,以及盘踞在天津的曹氏势力。

而无论怎么和对手打交道,情报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按照大顺军中一惯的套路,像这种级别的战略,肯定是由掌握着情报系统的周国师先行展布一番,然后大家再讨论通过。

插一句:当初的周天师,在大顺皇帝于京城登基后,第一个被册封为国师。

事实上,从大顺正式成军以来,周国师的战略,就没有被人驳斥过……当初玩笑似的伏牛山潜伏战略,如今已经助李自成坐上了皇位。

这已经是不亚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了。大顺军中诸将,对周国师的战略,是相当钦佩的。

长笑一声后,身穿黑纱道袍的周国师,依旧从左手第一位出列,来到陛前,扬了佛尘,躬身行礼:“陛下,此事易尔。”

“据最新线报和京郊士民所言,日前,曹氏兵马在三屯营,确与入关建虏大军狠狠打了一场。”

“事后,建虏全军退出关外,曹氏同样损兵折将,遂退回天津修养。”

“所以,当先招降关宁军。”

说出结论后,周天师轻笑一声,面露不屑:“如今朝廷断了关宁军粮饷,这伙吃皇粮吃油了嘴的,怕是早就等着朝廷的诏安令呢。只需派一二文臣做说客,往还一番,想必就见功效。”

高据龙椅上的大顺皇帝李自成,闻言微微点头。随即,他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若是关宁军投曹怎么处置?”

“早在己巳之变时,关宁军与曹氏为了抢夺战功,彼辈之间多有龃龉,互相拆台。”

“放着兵强马壮的大顺朝不来投,却去投奔船橹起家的曹氏,关宁军是做不出来的。”

国师说到这个份上,在场诸人都觉得差不多了,纷纷点头:“再者。吴三桂之父吴襄就在京城为质,优势在我,还怕那吴三桂上天不成?”

“哈哈哈!国师说得在理。”

一番分析,李皇帝点头认可后,当即下旨:“曹氏莫要搭理,择一二文臣,先去山海关招降。”

当先个议题结束后,下面的议题是:饷银。

当前,新生的大顺朝廷,面临着两个经济问题。

其一:李自成登基时只是分封了文武官员,但是赏赐,尤其是最重要的给闯军士卒的封赏,还没有发下去。

封赏封赏,封官和发钱是合二为一的。尤其是对没有官帽子的兵卒来说,不发银子,分分钟就会造反。

其二:新生的大顺政权,即要维持新组建的政府运转,还要预备钱粮兵器,用作接下来必定会出现的南征。

以上这些政务,都需要天量的资金来推动。

然而,钱从哪里来?这就是今天大顺君臣所要决定的下一个重要议题。

好在,这个议题的答案,早就不是难题了……闯军是一路抢劫过来的,事情到了这一步,有关于银钱方面的解决方案,早就刻在闯军骨子里了,这种事还用商量?陕西富户大伙当初也拷掠过,老追赃熟手了。

很快,在包括李自成本人都不反对的情况下,当朝迅速就这个议题做出了决议:成立“比饷镇抚司”,专门负责“追赃助饷”。

封刘宗敏为汝侯,节制文官,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

新鲜出炉的追赃办公室主任刘宗敏,当堂便兴奋地下了第一道命令:赶制五千副夹棍先!

陕西那帮土老财有什么难度?京城的大官儿才能体现刘主任的棍术啊!

关于拷掠这个议题,全程,位高权重的周国师,捻须而笑,连连点头,未发一言。

第729节 历史(四)

通常,一件事在搞砸之前,都会有一个看上去很正规的开头。至于后面为什么加速狂飙,乃至飞出悬崖……或许是刹车真坏了,或许是就没想着踩。

一开始,“比饷镇抚司”成立时,刘宗敏也是很有规划的。

他坐在国丈田弘遇的大宅中,对部下发布了当季追缴kpi:“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以上标注,公平公开公正,透明度很高。

当然了,其实刘宗敏也没有真把这个kpi当作必须完成的标准。就和公司定年度指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