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7章(1 / 2)

加入书签

统一思想之后,余家当即开始行动。

首先是在衙门当低级差役的老大负责变现家产:虽说余家几代人积累,家底是相当厚实的,但是一次性要拿出一万多两现银也是不可能的。除了家中窖藏的那些,另外还要典当几处房产,再和相好人家筹借一番才能够数。

无业游民老二则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譬如招工。

而余本德本人呢,他负责老老实实去熊道府上汇报成果,敲定工坊后续事项,并且对征地一事提供各种专业咨询。

……

此刻的罗园里,俨然一副拆迁指挥部的紧张气氛。

大堂四壁统统挂上了征地地图,不同颜色的色块已经将高桥镇沿岸的土地统统都标记在了上面。

这些色块代表着不同的土地性质,其上不但标识了地块的面积,地形地貌,包括土地所有者和实际掌控人在内的信息也都在上面,一目了然。

一旁的厢房里,帐房们正在忙碌,经过核查后的资料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熊道的野心是相当大的,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趁这个机会他希望尽可能多得将周边的土地普查工作做好。

虽说在江南地区大肆置地听上去很玄幻,通常达不到徐阶徐阁老那个档次的人是不敢做这种梦的;但是熊道是什么人?他背后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帝国,所以熊老爷这次一心想要试试行情,看看江南地区的水到底有多深。

繁复的信息收集工作是很费功夫的,光是从县衙誊抄资料就花了好几天时间,事后还要一一核对。

明代不但有白占了官地的恶霸和缙绅,另外还有大批的中小地主,佃农和自耕农。靠着几亩零碎土地过日子的小户很多,土地产权各不相同,诡寄,隐田很多,总之,相当于一次小规模土地普查的工作很繁琐,需要很长时间来完善资料。

于是当余本德带着银子上门后,他看到得就是这幅繁忙。好在他的两个徒弟就在这里当临时顾问,所以老余很快就搞清楚了情况。

在书房见到熊老爷后,余本德先是拿出了第一笔5000两银子的股本,然后他当场签下了开办卫生纸工坊的合同。

接下来就该办正事了。

随熊道进入大堂后,老余先是仔细研究了一会满墙的地图色块:这种直白的信息表达方式他以前可从没见过,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过来,而且对这种标记方式赞不绝口。

接下来是熊道的讲解。拿着教鞭的熊道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一边将自己的规划全盘托出。

余本德直到这时,才算是搞清楚了熊老爷大批收购土地的真正规模和目的——这之前他得到的消息是模糊和有所隐瞒的,现在之所以公开给他,是因为大家签了合同,成了自己人。

然而在听了一会熊道的宏图大业后,余本德却受不了了:“这是要和多少人打对台?”

于是他忍不住打断了熊道地解说:“不瞒老爷说,这般置地,得罪人太多,委实有些骇人听闻。”

“无妨,又不是要一日见功,慢慢来便是。”熊道闻言后用教鞭在高桥镇外的沿江地带划了个圈:“咱们先把港口这一片的核心土地搞定,然后再慢慢扩张。”

“即便如此……”余本德一边捻着自己那点稀疏的胡子,一边沉吟道:“敢问熊老爷,这收地开港的正主,可是福建的曹将军?”

早在塘庄初期做买卖的时候,熊道就打出了福建某位海盗头子代理人的旗号。等到曹川被招安之后,这个旗号就正式亮了出来:买卖越做越大,移民越收越多,曹川那边再不招安的话,杭州站这里就要出问题,所以任何有心人现在都能打听到熊道的背景。

而此刻当余本德问出这句话后,熊道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敌军太强,有什么隐藏boss现在就可以讲出来了。

“正主就是曹将军。”熊道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日前我家将军蒙朝廷恩典,挂了副将衔,开府厦门。老余,够不够哇?”

“尽够了,尽够了!”余本德没想到那位福建的将军居然已经开了府,这会赶紧连连点头。

熊道话里的意思,余本德作为体制内的人是能听懂的:被朝廷明确指派了封地的将军,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经制之军,兵部要造兵册,还要多少发一些军晌,再不是那种投诚后连编制都没有的黑户。

从某种意义上讲,曹家军的地位现在和关宁军之流是等同的,是明王朝认可的正规军。

在这种局面下,一位手握重兵的开府将军,即便是当朝大佬也不会轻易拿捏,更遑论一般的缙绅了——惹急了再把曹氏逼反,东南半壁糜烂的锅谁来背?真当崇祯不会杀人?那谁谁不是被剐了嘛……

所以说,现在的曹川只要不搞出什么造反插旗的大新闻,单纯是强拆强迁,欺行霸市,强抢个民女什么的,朝廷连问都不会问。

所以余本德才会说够了:boss既然足够给力,那么熊道的开港计划至少在官面上是没有人会出来公开阻拦的。

要知道历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