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2章(1 / 2)

加入书签

慕容恪十五岁起执掌兵权,堪称前燕入主中原的首功之臣,战功赫赫,为人却谨慎大度,谦恭仁和。

兄长慕容儁临终前,以皇位相托,有没有暗地里安排刀斧手,无从知晓,但慕容恪坚辞不受。

慕容儁病逝后,慕容恪效仿周公摄政,却一心辅佐幼主慕容暐,从未有过僭越之举。

不止军事,慕容恪在政治上同样多有建树,堪称南北朝第一完人。

临终时,推荐慕容暐另一位皇叔慕容霸接替自己。

慕容霸因儿时骑射落马,摔断一颗门牙,于是被素有积怨的兄长慕容儁改名慕容缺,以作羞辱,后来又因名字讳冲天象,再改名慕容垂。

慕容绍宗与使者谈过了慕容恪,又说起了慕容垂。

慕容垂并非其兄慕容恪那样的完人,但其成就却在慕容恪之上。

虽有慕容恪临终举荐,但前燕大权却终究落到了慕容评的手中。

就是被王猛评价为‘真奴才’的那个慕容评。

慕容垂在国内遭受猜疑,于是投奔前秦,深受苻坚喜爱,却被王猛所提防,认为其虽有大才,却非可驯之物。

于是有了金刀计,慕容垂外镇时,送行的王猛请赠信物,以睹物思人。

于是慕容垂赠他金刀,王猛转头便以此为信物,仿造慕容垂的笔迹去信其长子,唆使其反叛。

慕容垂之子慕容令果然逃回前燕,为他自己兵败身死埋下伏笔。

幸有苻坚明察秋毫,素来对王猛言听计从的他,这一次却并未理会其执意要杀慕容垂的请求。

前秦在王猛的统御下,攻占邺城,慕容氏由此亡国。

王猛死后,苻坚先后灭亡丑池、前凉、以及拓跋鲜卑所建代国,统一北方。

可他妇人之仁,或者说爱才太甚,以致养虎为患。

淝水之战,苻坚带了一群二五仔亲自下场,以致大败,慕容垂得以复国,建立后燕,几乎恢复了前燕疆域。

却因后继无人,后燕在其死后,也被复兴代国的拓拔珪所灭亡。

慕容垂13岁上战场,一生百战,战必胜,攻必克,未有败绩,提起两晋以来将帅,无论怎么排列,前三都必有慕容垂的名字。

慕容绍宗与吐谷浑使者谈得兴起,高澄都成了看客,但两人聊起慕容恪、慕容垂兄弟所指挥的具体战事,却让他听得津津有味。

这一宴宾主尽欢,翌日送别时,高澄握着使者的手,表示了自己希望与吐谷浑和睦相处的愿望。

高澄说道:

“慕容鲜卑与拓拔鲜卑曾并为一时之雄,吐谷浑源于慕容鲜卑,又如何能屈于人下,故而所谓附庸之言,无需再提,大魏愿与吐谷浑约为兄弟之国。

“天下很大,容得下兄弟并存,还请尊使转告可汗,汉武帝穷兵黩武,致使海内空虚,国家几近败亡,前车之鉴,澄亦心有余悸。

“澄所愿者,不过荡平西逆,恢复大魏一统,与兄弟之国,绝无二心,还望可汗听之,信之。”

使者对此却毫无怀疑,毕竟在听望司的多年传播下,借由当年徐州之事,全天下都以为高澄重诺。

然而,作为东魏的实际掌控者,高澄重诺也不过是为了在将来收取更丰厚的回报。

吐谷浑人与东魏送亲及迎亲之人北上,又将借道柔然,去往青海湖畔,再归来时,却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其人如何

太昌九年(540年)三月十七,良辰吉时。

十六岁的李祖娥被迎进渤海王府,姿容本就冠绝当世的她,一袭嫁衣,浑身珠光宝气,更显惊艳。

在场宾客无不倒吸凉气,为气候转暖做出一份贡献。

高洋看得两眼发直,作为高澄嫡亲弟弟,无论他们兄弟之间关系如何,也必须是要到场的。

否则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世人,高氏兄弟不和。

然而,十五岁的高洋身为高欢嫡次子,对比高澄同龄时身兼三省主官、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的权势。

高洋未得一官半职,无论如何也难以圆说。

刚满四岁的高湛挤在人群中,更是对这位漂亮的新嫂嫂惊为天人。

这位原时空的高洋妻妾爱好者,似乎有向高澄妻妾爱好者转化的趋势,不过这时候的他年纪尚小,哪懂什么情与爱。

只觉得这位新进门的嫂嫂很漂亮,就像小孩看到了心爱的玩具,便想要据为己有。

单论容貌,王府诸女如今只有元玉仪能与李祖娥一较高下。

元明月毕竟已经三十二岁,虽说在高澄看来,正是最有韵味的年纪,但在大部分人眼里,年轻才是王道。

而府中另一位绝色元静仪,前些时日才为高澄诞下第四女,现今还在修养身体,无论形体还是气色,都不如过往。

自从高孝璋、高孝瑜出生以来,高澄连得四女,但他也不急。

毕竟两儿子算是双保险,无需顾虑后继无人的问题。

况且也才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