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5章(1 / 2)

加入书签

一场大病,并没有带走这位单于。

下方的哈尔轧一马当先站了起来,他是头曼最宠爱的小儿子。

「爹,就算来了新的将军又能够怎么样?」

「他们中原人向来是胆小怕事的,就算大秦强大,咱们也不怕他。」

他说的大义冷然的:「咱们抢了东西就跑,难道他们还敢追上我们?」

而冒顿则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他默默地低着头,看着面前的东西,老单于本来就不喜欢他,他这个时候多嘴做什么?

而头曼其实也没有想要征求这个儿子的意见,这个时候大儿子不开口,他当然不会自找没趣。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说的做吧!」

临淄郡外

陈珂坐在车辇上,神色淡淡的望向远处。

他的旁边坐着扶苏,扶苏的脸上带着莫名的担忧,他还没有忘记自己老师之前在车上苍白色神色。

如此一来,此次赶路,只怕又是要折腾老师了。

看着他担忧的神色,陈珂无奈的叹了口气:「不必那么担心,这次的车辇林方给我改了改。」

「不会像上次一样那么惨了。」

听到陈珂这般说,扶苏的神色才是好了一点,他叹了口气说道:「若真的是如此,就好了。」

「不过这一次的时间还多,咱们也不必着急,路上慢慢来就行了。」

陈珂点头。

车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行驶在这城外,跟随着的军队也不少,车队缓慢的推行着。

一个个的人朝着远处而去。

不过多久,路边就见到了一个个的黔首们,黔首们站在路边,望着陈珂的身影。

黔首们不明事理,甚至有些不认识字,但他们知道是谁给自己带来了新的生活。

同样,他们也清楚陈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有人说黔首愚蠢,但其实黔首们才是最聪明的。

路边的黔首们跪伏在地上,望着那让他们的生活慢慢变好的人,神色中带着些莫名的悲戚。

陈珂站起身子来,看着两遍的黔首,大笑出声。

「诸位何必如此?」

「陈珂只是回京看看陛下,陈珂想念陛下了!」

「等过了年,陈珂就回来了!」

他的口中,轻轻的吟诵着一个莫名的曲调,这曲调不像是诗经中、也不像是骚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这旷野上,与那秋日的风一同飘荡着,越飘越远。

那地上跪俯着的黔首们听不懂这歌里面的文体,但能够听懂这歌声里面带着的依依惜别。

他们跟随着陈珂一同唱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远处临淄郡的城楼上,田承、魏新、余缺、樊牧野、霍实等人站在那里,望着那道路上远远而去的车辇。

众人的眼睛中都带着些许盼望,带着点点的感慨。

「为官如此,方是「君子」所求啊。」

霍实的声音中带着感慨,他过往便是儒家的人,追求的也是儒家的思想。

虽然接受了百家宫的教育,但百家宫并不会强行的要求人改变自己的「主修」思想。

只是让所有人都兼顾其余而已。

因此,他所追求的最高德行标准尚且还是「君子」。

田承、魏新、余缺三人望着陈珂的背影,所说的却与霍实有所不同。

「民能用法、且能崇法,总督所为,乃是一个法家之人的至高追求。」

「法之化身,莫过于此。」

「在这蓬来洲中,总督之法,是能够安民之法,更是秦律的体现啊。」

三人一生所学多是法家之思想,当年在百家宫中所求的也是「法学宫」的教育。

因此从陈珂的所作所为中,看到的是「法」的化身和法律的执行。

樊牧野对此亦是有不同的意见,他看着陈珂说道:「你们都只看到了总督的「为」,却没有看到总督的「不为」。」

「总督的「不为」其实恰恰是某种「为」。」

他感慨的说道:「老子常言,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自然法则,我们应对其最好的办法,便是顺其自然。」

「总督来到蓬来后,除却斩去了一些影响这些黔首们正常生活的树杈,其余的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动作。」

「这难道不是「道」的化身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