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6章(1 / 2)

加入书签

“哦,原来如此啊!”贾充仍是慢悠悠的。

“会本当与秦贼同归于尽,然国家危难至此,会不得不忍辱负重,留有用之躯回朝报效陛下!”庞会每句话不离“报效”,说的嘴皮子都干了,贾充也没给他上茶水……

“真忠义之士也!庞将军心意,某已知之,来日便禀报陛下,将军稍待。”贾充三角眼中又闪起了幽光。

庞会大喜,“多谢贾公!”

“谢什么?某还要谢将军!”贾充笑了起来。

庞会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笑了起来,心中长舒一口气,暗思还是洛阳好,自己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有了贾充的保证,庞会也就回到府中安心等待。

贾充果然说话算数。

第二日便有人来迎接他。

只不过是提着刀的甲士,一上来就把庞家围了。

庞会这才如梦方醒,但仍然不相信司马炎会做的这么绝,“我乃国家忠臣,尔等这是为何?”

“封陛下诏令,捉拿秦贼奸细庞会,抗者格杀勿论!”宦反官尖细的嗓门道。

庞会呆立当场,似乎不敢相信。

贾充前两日还让他在家等好消息……

“我庞会怎是秦贼奸细?一定是有人诬赖!”庞会的脑瓜中迅速蹦出了一连串的人。

荀勖、裴秀、冯紞、何劭、张华……

难道是这些人的关系没有走到位?

“是不是诬赖,自有明断,庞将军莫非要违抗陛下诏令?”宦官阴沉道。

庞会满头冷汗,“某要见陛下,见陛下!陛下绝不会如此待我,绝不会!”

宦官冷笑着摇摇头,“庞将军不妨先进去,会有机会的,带走!”

“某有大功于陛下,于国家,尔等岂能如此待我?”庞会如坠冰窟。

就算留在秦国也不至于沦落如此。

甲士提刀上前,提了一把,却发现提不动,庞会在秦国长了一身的肉。

最终四名甲士上前才将庞会抬走。

而庞府中一片哭嚎之声……

忠臣

“臣、臣当初也是受了庞会的蛊惑……”刚刚回到洛阳的刘弘艰难道。

他本是忠直淳朴之人,但在实势面前,不得不违心。

这话说的对也不对。

主意的确是庞会出的,庞会立功心切,不愿放弃任何机会,但刘弘也是一样的郎情妾意,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情投意合,决定偷袭蒲坂,试图把秦军困死在河东。

以当时的形势,秦军被二十几万大军合围,处于不利局面,这一手并不能算是昏招。

只是,司马炎二十万大军依然打不赢秦军……

这场大败比当年的冯飒大战还在惨。

中原施行占田制以来累积的士气完全被打下去了,司马炎和士族的心气也被打没了。

自此之后,只能像当年蜀吴一般结盟,共抗秦国,守住中原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既然战败,就肯定要有人承担责任。

朝中已经有人在弹劾刘弘,要追究其罪。

刘弘也知道自己的性命在鬼门关前打转,不,不仅是他的性命,还有一门老小。

陈骞、唐彬力战而死,就只剩下他和庞会了。

庞会不死,他就要死!

刘弘没有庞会这么天真,第一时间便向司马炎请罪。

毕竟是司马炎的发小,顾念着情分,在庞会和刘弘之间,司马炎自然不难取舍,“叔和啊,凡事只可一,不可再。”

刘弘全身一震,只感觉司马炎的气质变了许多,以前是个开明仁厚之君,现在则多了几分阴鸷,刘弘的脑袋深深的伏在地上。

“陛下,一个庞会恐怕不能堵天下人悠悠之口!”贾充小心翼翼道。

司马炎沉吟片刻,“传诏,石鉴先失太原,后祸乱军心,无能而贪功,以致朕为其蒙蔽,使三军败于河东,罪莫大焉!”

轻轻几句话,就把兵败之罪全都推了出去。

跟司马炎没有任何关系。

当年东关惨败,司马师将兵败之责归于自己,士气军心顷刻间恢复,皆愿为司马师效死。

可惜司马炎学不会司马师这一手。

在场之人没有一个为石鉴求情,更没有人为庞会求情。

“陛下英明!”贾充拱手道。

“庞会拒不认罪,欲求见陛下!”何劭禀报道。

司马炎怒道:“他还有脸求见朕?若不是他与秦贼使反间计,先诈取蒲坂,再诓骗朕北上,焉有此败?”

如果没有庞会反复横跳,秦贼只会被挡在蒲坂,两军对峙个大半年,然后彼此精疲力尽,退兵。

或者即便丢了蒲坂,晋军优势还在。

安邑坚不可摧,秦贼被自己吓的退军了,偏偏庞会要偷袭蒲坂……

要与秦贼决战……

“秦贼大军封锁崤函、轵关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