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1章(1 / 2)

加入书签

抽调钟会大军,姜维一定会反扑。

而姜维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陈泰只从军事上看待整个战局,但他不能这么简单。

曹操兵败汉中,被刘备赶出。

曹真、曹爽都在伐蜀之战中完成了人生转折,甚至司马懿都不曾攻入过汉中,而在他司马昭的领导下,半个汉中已经收入囊中,这种影响力和功绩何其之大?

现在退出,怎么向朝野交代?

一旁的贾充一见司马昭脸色,便急忙站出来道:“弘农十三万大军,上党三万军,尚不能敌杨贼区区五万乎?陈公何惧西贼如虎哉?”

“西贼剽悍,装备精良,能耐苦寒,我军步卒风雪天难以迎战,所以才应四面围困,挫其锐气!”陈泰解释道。

司马昭仍在犹豫。

事实上,他想的是通吃。

如同寿春之战,一举攻灭诸葛诞,重创吴军。

那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让他有种超过父兄的幻觉。

“十二万大军深入汉中,不可说退就退,吾麾下十三万大军,左有陈骞三万人马,右有羊祜两万精锐,加上临晋、潼关,足足二十万大军!”司马昭强调道。

贾充在一旁似笑非笑。

所有颍川士族都是他的竞争对手,以及厌恶对象。

陈泰与司马昭自幼相知,岂会不知他心思?

并不是他畏敌如虎,而是要布下天罗地网,彻底断绝杨峥的一切逃生希望。

“二十万大军,自然可以击败杨峥!”陈泰只能退一步。

司马昭肃然道:“诸位,杨贼数次辱我父兄,杀我叔父,此贼自入绝地,诸位当为吾讨灭之,传令,取杨峥首级者,封两千户,连升三级!”

利器

风雪一停,天气稍稍转暖。

黄河上冰层没有丝毫融化的迹象。

占领风陵渡后,杨峥时时刻刻令斥候巡视黄河,从郃阳到蒲坂,在风陵渡口折转向东,至湖县、弘农。

斥候每日必备的任务便是测试冰层的厚度,何处可以通过,何处有裂缝。

黄河的冰层就是杨峥的生命线。

有了冰层,河东郡、弘农郡、关中连成一片,凉州骑兵可以随意驰骋,司马昭不可能封锁的住。

一旦冰层消融,则凉州骑兵处处受制。

马蹄所向,黄河北岸几座城池纷纷投降。

黄河以南的阌乡、湖县、务乡、曹阳亭、茅津等地也纷纷逃散。

以往有黄河作屏障,这些地方全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现在黄河冻住了,这些地方的战略价值极小。

司马昭只防守弘农。

南岸壁垒森严,长矛如林。

十几万大军在黄河两岸结营而守,鹿角铺了一层又一层,仿佛两岸生出的骨刺一般,各种旌旗绵延十余里。

虽然中军近些年不断扩充,但其战力绝不可小觑。

这时代天南地北,没有不会提刀的人。

白茫茫的大地,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原野,黄白相间的山峦,十几万大军气象庄严。

北岸骑兵纵横往来,青黑色的铁甲犹如潮水,马蹄阵阵仿佛雷鸣,踏碎浅浅的积雪。

偶尔有羌胡骑兵发出阵阵狼嚎声,然后狂笑着从营垒前一跃而过。

“堂堂之阵,不可击也!”杨峥从对面营垒的排布中嗅到熟悉的气味,“不愧是陈玄伯啊!”

郭淮、邓艾、陈泰,雍凉三巨头,只剩一个陈泰了,也是最难对付的一个。

郭淮有私心,邓艾好行险,只有陈泰没有破绽,稳扎稳打,一旦对手露出破绽,就会猛扑上来。

麹山之战,陈泰大战牛头山,逼退姜维,遂得麹山二城,守将句安投降。

陈泰用兵,又稳又狠。

“司马昭虽然倚重陈泰,但也会防范此人。”庞青低声道。

“司马昭不擅领军,却极会用人,不用心存侥幸,此战的对手肯定是陈泰!”杨峥笑道。

其实也没必要担忧,陈泰是名将,自己这边也不差。

而且陈泰一上来就摆出守势,无非就是在重演淮南之战而已。

但寿春是死的,自己是活的!

“蒙将军,可领五千骁骑,前去阵前耀我军威!”

打仗打的就是个气势。

司马昭缩成乌龟,自己不妨让他见识见识凉州骑兵。

“唯!”蒙虓拱手领命。

过不多时,蹄声轰鸣,骑兵奔涌而出,宛如青黑色长鞭,自西北向东南扫过白茫茫的原野。

人如龙马如虎,旌旗宛如烈焰。

五千余骁骑营仿佛五千多团飞驰的怒焰,掠过中军营垒时,发出阵阵咆哮。

中军营垒中万弩齐发,羽箭呼啸飞过天空,却被呼啸的北风缓缓吹落,无力的钉在奔跑的马蹄下。

骁骑的弓弩却借着风力射入营垒之中。

这种攻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