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1 / 2)

加入书签

蜀军并没有急着北进,而是忽东忽西、时南时北,以掠粮为主。

沿途小城大多一哄而散。

杨峥跟在蜀军后面两天,感觉面前的似乎也是一支疑兵。

蜀军到底要做什么?现在不正是进攻狄道的好时机?

不过一想到敌军主将是姜维,杨峥不敢以常理揣测。

第四天,蜀军忽然一改之前漫不经心的状态,开始在龙马山修建营垒,一副赖着不走的架势。

龙马山东北是襄武,正北首阳山连着乌鼠山,此山正是渭水之源。

占住此地,能对周边郡县形成极大威胁。

正如杨峥当初预料的一样,郭淮不可能对陇西视而不见,引八千雍凉精锐赶到龙马山之北。

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

当世两大名将交手,杨峥充满了兴趣,率四百骑兵自龙马山西北角观望。

此时夏侯霸亦引三千军进龙马山背后的沨中,堵住蜀军的退路。

蜀军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

就在杨峥以为蜀军会引兵先攻沨中的夏侯霸时,蜀军却忽然从龙马山上倾泻而下,突击北面的郭淮。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魏军同样如此。

虎步军披重甲,持连弩,箭如飞蝗遮天蔽日。

句扶、傅佥、霍弋、李韶四员骁将力战在前,姜维督镇在后。

蜀军居高临下,携雷霆万钧之势一拥而入,人皆死命而战,魏军气为之夺,不能挡,连破营垒三座。

骆谷惨败在前,魏军士气仍处于低谷。

被姜维迎头猛击,顿时大溃。

郭淮料中了一切,但没料到姜维如此大胆的放手一搏,完全不同于昔日蜀军之谨慎。

眼下风火漫天,人心离散,营垒已被拿下,魏军心胆已丧。

郭淮情知不能守,引兵且战且走。

姜维驱兵大进,紧咬不放。

幸亏夏侯霸不计前嫌引兵猛攻蜀军后阵,襄武守军出兵驰援,才让郭淮躲过了一劫,避入襄武城中。

但姜维旋即提兵,转身来战山腰上的夏侯霸。

漫山遍野俱是蜀军旌旗,战鼓声犹如雷震。

如果之前是一头蛰伏的猛虎,现在就是处于爆发状态的猛虎。

夏侯霸自知在山道上不是虎步军对手,引军退回沨中。

姜维已被激怒,三面猛攻。

魏军颤颤巍巍防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夏侯霸是杨峥的顶头上司,没有他照拂,杨峥在陇西也站不住脚。

只能引骑兵不间断的袭扰,绞杀外围蜀军,分摊夏侯霸的压力。

但虎步军中亦有骑兵,这一次没有留手,倾巢而出,追杀杨峥的四百骑。

蜀骑能在马上射出弩箭,幸亏这么多日在观摩,杨峥早有预料,见蜀骑发动,便引军远遁。

借助地形,数次躲过蜀骑的追杀。

不过想再支援夏侯霸,已经不可能了。

杨峥只能寄希望于郭淮能重整旗鼓。

无援

三千魏军对八千蜀军。

看起来差距不大。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但以少胜多需要要看具体的环境,综合各种明暗实力对比,双方统帅的能力,历史上更多的是以多胜少、以强凌弱。

夏侯霸固然有骁勇之名,但遇上智勇双全的姜维,只能压住一头。

杨峥几次冲击蜀军,企图打开缺口救援夏侯霸,但都被蜀军及时拦阻。

反而让杨峥折损了二十多名兄弟,百多人负伤。

望着壁垒森严的蜀军,以及追杀而来的骑兵,杨峥知道只凭手上现在的力量,终究无法救援夏侯霸。

附近能救夏侯霸的只有郭淮。

蜀军三路出击,在陈仓、祁山堡牵制了不少魏军兵力。

导致陇西这个局部战场兵力空虚。

寻常时候,杨峥最怕见的人就是郭淮。

但现在不得不去求他了。

夏侯霸危在旦夕,也不知能抵挡多久。

虽然历史上夏侯霸能活着跑路,但自己的到来,说不定有什么蝴蝶效应。

夏侯霸若是提前玩完,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这是现实上的考虑。

另一层考虑是跟夏侯霸的感情。

军人自古最重义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眼睁睁看着夏侯霸被姜维吞并而无动于衷,杨峥实在做不到。

想来想去,只能去找郭淮。

此战若没夏侯霸在后面牵制,郭淮能不能安然回到襄武都是两说。

于公于私,郭淮都不会拒绝。

军情疾如火,关山度若飞。

杨峥火急火燎星夜策马赶到襄武。

龙马山之战看似激烈,但真正死在蜀军刀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