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1 / 2)

加入书签

杨峥心中不禁暗赞,有些人的高贵是与生俱来的。

今日夏侯玄这般说,肯定是有人在他面前为自己说了好话。

除了杜预,也没别人。

“属下职责所在。”杨峥老老实实。

夏侯玄唏嘘道:“职责、职责,若军中诸将皆如你这般,大魏也不会有骆谷之败。”

这话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当初伐蜀,郭淮为前锋,却全军而退。

其中秘辛,不是杨峥这种小人物敢置喙的。

见杨峥不接话,夏侯玄换了一个话题,“如今我军大败,关中虚疲,羌氐匈奴有蠢蠢欲动之势,蜀军在汉中积蓄粮草,似有北侵之意,你可有良策?”

杨峥心中一动,这就是在面试了。

魏国升迁的权力掌握在中正官手上。

而中正官被世家老臣把持,他们互相举荐,互相吹捧,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夏侯玄早洞悉其中弊端,屡次进言“审官择人、除中正官、改服制”等举措,这便是名噪一时的“正始改制”,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老臣们口头答应,暗地里一笑置之。

正始改制不了了之。

景初年间,夏侯玄任散骑常侍、中护军,选用之武官将卒,都是一时俊杰。

“回都督,豪帅多有异图,暗中勾连蜀国,首鼠两端,属下以为,当对羌氐百姓示之以恩,分化汉夷以去其势,对豪帅酋首镇之以威,至于蜀军,费祎有骆谷之胜,而不乘胜追击,说明蜀国自诸葛孔明之后,总体上已无进取之心,只有偏安之意。”

夏侯玄的题目太大,杨峥也只能泛泛而谈。

其实魏国在关中也是这么做的。

魏蜀之战,双方除了争夺土地,也在争夺羌氐人口。

果然,夏侯玄脸上表情不为所动,“你是说羌氐匈奴他日不可掌控?”

杨峥深知自己的前程,就在今日的谈话中,不拿出点真东西,肯定无法打动夏侯玄。

“羌氐匈奴必反!”

“试言之。”

杨峥深吸一口气,道:“朝廷内迁羌氐匈奴,固然能充实人口,但关中常年征战,人口空虚,此消彼长,羌氐匈奴壮大,必会生叛!”

汉羌百年战争,消耗了关中大量人口。

虽有名将段颎铁血手段扫平羌人,但东汉帝国已如黄昏落日。

边章、韩遂以诛宦官为名,率数万骑入寇三辅,灵帝遣皇甫嵩、董卓讨之,不克,边章、韩遂声势大涨,天下骚动。

其后,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并其众,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

马腾、王国亦起兵反叛。

朝廷无力平定。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败亡后,郭汜李傕用贾诩之谋,击败吕布,把持朝政,在关中肆意纵兵掳掠,几年间三辅百姓损失殆尽。

随后,与马腾、韩遂攻伐不断。

魏武挥鞭西指,大战马超。

雍凉之地,百余年来持续糜烂,早已不是昔日秦汉时的盛景。

除了羌氐,还有另一股势力在河西壮大——秃发鲜卑部。

而匈奴这些年也动作不断,右贤王刘豹有吞并其他四部之心。

夏侯玄眉头一皱。

杨峥知道说到点子上了,“属下以为,夷狄之祸患远在蜀人之上,若关中稍有天灾人祸,朝廷赈济不及,夷狄必起大乱!”

现在的关中跟个火药桶没什么区别。

只因有十余万的雍凉军压着,夷狄才不敢妄动。

但此次伐蜀大败,魏军几十年的威势一扫而空,让夷狄心中生出一丝野望。

每个民、族都会潜意识的争夺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

关中沃野千里,又怎会不招来豺狼?

夏侯玄定定的望着杨峥,似乎在沉思什么。

其实杨峥也知道自己说的完全是废话。

“你知道前些时日有人上表,跟你说的一模一样!”夏侯玄起身,在身后竹简中抽出一简,亲自递给杨峥,“匈奴右贤王刘豹合五部匈奴于一部,南安太守邓艾上表,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主张汉胡分处,以弱其势,劝朝廷早做准备。”

邓艾?

这不是后三国的大佬吗?

堪称魏晋在西北的顶梁柱。

后世对他评价远在郭淮、姜维之上,所以邓艾入了武庙,而郭淮、姜维没有。

杨峥惶恐的接过竹简,细看了一遍,果然跟自己的想法大同小异。

“你只不过军中一部曲将,能有此等见识,杜元凯的举荐果然没错。”夏侯玄和颜悦色道。

杨峥心中汗颜,自己只不过仗着穿越者,拾了后人牙慧罢了。

“你可愿留在长安助我?”夏侯玄变得目光灼灼起来。

杨峥就算是个白痴,也不敢拒绝啊。

以曹爽的德性,自己回去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