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9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条路可不短,足有七八百里呢,虽说中间山谷是贯通的,就连蒙元骑兵都能打马冲过来,但这一路全是山区,修铁路可不是一般的难。

毕懋康估摸了一阵,这才拱手道:“皇上,如果光是这三十万青壮,两个月时间恐怕有点难,不知能否再给微臣调集百万百姓,开采石材和木材,这样修建进度就快了。”

这个其实有点麻烦,因为山西迁徙过来的几百万灾民都安置在通州到天津卫一线,因为那里临近运河,运送粮食方便。

普通老百姓也就在通州到天津卫一线干些开采石材和木材的活计,只有挑选出来的数十万青壮才会拉出来修铁路,这是这大半年来一直采用的模式。

毕懋康的意思,是要调一百万老百姓到蓟州镇来开采石材和木材,这样三十万青壮就能省去开采石材和木材的时间,只管修筑铁路便成。

其实,朱器圾的意思石材和木材都可以从通州方向运过来,完全不用这三十万青壮去开采。

不过,毕懋康的想法貌似更好一点。

毕竟,这会儿他们才一辆火车,如果光是运送百万人口的口粮,那绝对不是问题,如果是运送百万老百姓开采的石材和木材,那恐怕还远远不够。

但是,这样做也有点麻烦,那就是将百万老百姓迁徙过来需要耗费点时间。

虽说通州距离蓟州镇才三百来里,但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走起来慢啊。

朱器圾仔细考虑了一阵,还是缓缓点头道:“行,你可以先让三十万青壮开挖路基,也可以先将他们安排到铁路沿线等材料,总之,百万老百姓迁徙过来的话最少需要十天时间,具体的进度,你看着办吧。”

他之所以选择把百万老百姓迁徙到蓟州镇来,还有一个原因,他还想在察哈尔草原南端建城。

以前的中原王朝之所以不在草原边沿筑城也是因为运输问题,毕竟从北直隶最北边的蓟州镇到察哈尔草原都有七八百里,如果再加上通州镇到蓟州镇的距离,那就是一千余里。

这么远的距离,光靠人力和畜力运送粮草可不是一般的费劲,而且支援起来也很麻烦,要知道人家蒙元诸部可是以骑兵为主,人家进攻草原边沿的城池只需几个时辰就赶到了,而从蓟州镇发兵去支援最少也得两三天。

所以,在草原边沿建城那就是费力不讨好,劳民伤财。

不过,有了火车和铁路就不一样了,火车运送粮草辎重,一千余里的距离撑死也就一天时间便可抵达,还不用浪费人力和畜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草原边沿驻扎大军了,而且,只要一座城池驻军超过五万,蒙元诸部根本就没法攻克,援军的问题基本无需考虑。

朱器圾安排好蓟州镇的一切之后又乘坐火车来到了宣府镇,这里同样有六万精锐加五万湖广军在驻守,建奴一看这架势,倒是不敢再来偷鸡了。

这大半年时间宣府镇还算是比较安定的,马千乘也趁着这时间带着十余万人马将宣府镇所有的长城全部修复了。

朱器圾带着王徵和宋应星等人在蓟州镇的长城巡视了一番,随即便下令,命马千乘率御林军、镇东军、镇西军、镇南军、镇北军出发,穿过阴山,赶到察哈尔草原西南端,在那里扎营驻守。

紧接着,他又命宋应星率十万青壮修筑蓟州镇到察哈尔草原的铁路,同时,他也给宋应星调过来五十万老百姓。

他之所以让戚金和马千乘错开时间出发,主要是因为蓟州镇和宣府镇到察哈尔草原的路程不一样,蓟州镇距离察哈尔草原南端足有七八百里,而宣府镇距离察哈尔草原西南端才一百多里,戚金就算率军先出发个一两天马千乘还是能比人家早到察哈尔草原边沿。

接下来就是修筑铁路了,将近两百万人齐上阵,两条铁路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往察哈尔草原边沿延伸,而这个时候多尔衮还不知道朱器圾到底想干嘛呢。

因为戚金和马千乘把察哈尔草原通往蓟州镇和宣府镇的道路全部封锁了,他根本不知道这两处的具体情况,他只知道朱器圾已经派出十余万大军分两路抵达察哈尔草原边沿了。

十余万大军,而且全是精锐,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肯定是顶不住的,到底要不要让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先撤到科尔沁草原来躲一躲呢?

这个问题,还真让人纠结啊!

瀚海

察哈尔一词来自波斯语系,大致意思为宫廷卫队,而察哈尔草原一直都是蒙元大汗的直属领地,居住其中的除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其他大多是成吉思汗的亲卫队怯薛军的后裔。

也就是说,察哈尔草原上的黄金家族才是蒙元正统,察哈尔部才是蒙元的宗主部,蒙元王朝被大明击败以后,北元的皇帝和大汗正是在察哈尔草原继续统治蒙元诸部,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达延汗、俺答汗、林丹汗等北元大汗都是出自察哈尔草原。

按理来说,成吉思汗的亲卫队怯薛军乃是蒙元最强战力,应该强于其二弟拙赤哈撒儿手下的带弓侍卫,而察哈尔作为蒙元大汗的直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