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2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朋党的威力,齐楚浙党和东林为什么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管遭受多大的打击,总能爬起来掌权,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帮人。

这些人,必须清理干净,一网打尽还不够,还得斩草除根!

问题,这么多人啊!

他一旦动手,岂不把山东、山西、河南和北直隶的士绅得罪的差不多了?

李自成就是因为不管不顾,把士绅给得罪光了,所以根本就坐不稳江山,当了几十天皇帝就完了。

他不能学李自成啊!

怎么办呢?

他皱眉沉思了好一阵,这才拿起名单,扬手道:“岳丈,把这些名单整理一下,按地方分出来,然后下发到各地密卫负责人手中,让他们去查一查,看除了这些乡绅之外其他还有些什么有名望的乡绅,然后也列一份名单交上来。”

他这招叫转移矛盾,利用地方上的其他乡绅来打压这些结党营私的乡绅。

到时候,人家就不会把矛头指向他这个当皇帝的了,毕竟,有替代品的情况下谁会跟君临天下的皇上过不去啊。

而且,这样拉一批打一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侧面说明他的态度,他不是要打压士绅,他只是收拾那些卖国的士绅而已。

冯铨和谢升还以为疯王朱器圾就如同摄政王多尔衮所说的那样,是真的没人用了,正准备重用他们和他们举荐的人呢。

所以,他们把能拉上的小弟都拉上了,生怕漏了一个。

这些可都是他们以后掌权的资本啊!

到时候他们又能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呼风唤雨了,而且,还是两个朝堂,不管是疯王朱器圾的永盛朝还是建奴的顺治朝,他们都能呼风唤雨!

岂不知,摄政王多尔衮就是在拿他们的命下注,赌他们能忽悠住疯王朱器圾,能在永盛朝混得风生水起。

如果赌赢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冯铨和谢升等人如果能在永盛朝身居要职,他们又能如同天启朝和崇祯朝一般,有如神助,打得大明屁滚尿流了。

如果赌输了,那也没什么,反正冯铨和谢升又不是八旗子弟,死了也就死了,他们一点损失都没有!

当然,冯铨和谢升也不一定是一门心思,死心塌地给建奴卖命。

如果永盛朝能强盛起来,灭掉建奴,他们自然会一直跟着疯王混下去。

如果永盛朝如同天启朝和崇祯朝一般,被建奴搞得焦头烂额,风雨飘摇,他们自然会在后面添上一脚,帮建奴把永盛朝给踩死。

也就是说,他们多少也有点两头下注的意思,哪边强他们就往哪边加注,不管哪边赢,他们都能窃居高位,呼风唤雨!

可惜,疯王朱器圾早就看透了他们这些为了争权夺利不顾国家兴亡的阉党余孽,他们是死到临头了还不自知,还以为自己能再次辉煌腾达呢。

当然,朱器圾也不是一门心思收拾这些卖国贼就行了,京城虽然夺回来了,山海关和辽东还在建奴手里呢,而且,建奴和蒙元诸部早已狼狈为奸,北边的蒙元势力他也不得不防。

为此,他接下来便对手下人马做了一番大幅调整。

定国公秦邦翰被他调回了西北,专门负责山西和陕西的防务,手下二十五万秦军分别负责驻守宁夏镇、榆林镇、延绥镇、太原镇和大同镇。

十五万湖广军则被他调到了京城以北,分别负责驻守宣府镇、蓟州镇和永平府。

二十五万西南军则被他调到了天津三卫休整,因为天津卫不但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还濒临大海,运送粮草相当的方便,二十五万大军的粮草根本不用发愁。

至于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平北军、镇东军、镇西军、镇南军、镇北军、安东军、安西军、安南军和安北军则被他调到了通州,因为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节点,运送粮草同样相当方便。

京城的话,有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在驻守也就够了,外围几十万大军呢,建奴要能打过来就不会往辽东跑了。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便将冯铨和谢升招至御书房中。

两人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假假意思亲切道:“两位爱卿平身,来,朕有些事情想请你们帮忙参谋一下。”

这意思让我们过去?

冯铨和谢升偷偷互望了一眼,还是硬着头皮爬起来,挪到龙案跟前。

朱器圾貌似毫不避讳的指着龙案上的地图道:“两位爱卿,朕意欲拿下山海关,收复辽东,鼎定天下,你们可知建奴在山海关一带的布置?”

冯铨和谢升闻言,不由往龙案上一看。

这一眼看下去,两人均是目瞪口呆。

这是永盛朝大军在京城附近的布防图啊!

宣府镇五万,蓟州镇五万,永平府五万,通州十二万,天津卫二十五万,京城四万,光是这些人马加起来就是五十多万了,这疯子果然兵强马壮啊!

当然,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