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7章(1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战争,只不过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团结。

列阵如团。

先锋大将挥舞着狼牙棒,第一个纵马奔出,在他左右的骑军士卒亦同时纵马狂奔而出,依次向左右蔓延,这边慢慢的形成了一张弓的形状。

等先锋大将那一列跑出了将近五米左右,第二列开始出击。

依次到最后一列。

铁骑如雷,杀声震天。

狂奔铁骑戴起来的尘埃,变弱沙尘暴一般,疯狂的向着远处的钢铁巨兽席卷而去,如一头更巨大的怪兽,要吞并所经过、蔓延过土地上的一切。

老实说,骑军冲锋就这样。

当你没有绝对力量的骑军可以阻挡对方的骑军,那么面对骑军,寻常步卒基本上就被漫天黄沙吞没并战死的节奏。

也就重甲步卒能抵挡一下。

所以当宋朝失去燕云十六州,没有了战马补充骑军后,宋朝那么有钱,都成了北方儿郎的钱袋子,因为基本上打不过北方游牧民族。

你没有相应的骑军去应对敌军的敌军,怎么打?

为什么大明前期可以?

因为掌控着那些地方,有充足的战马。

至于后期的大明……

一纸荒唐言,满脸辛酸泪。

大明被女真南下,其实根源不在于燕云十六州这些地方,也不是骑军无力——明末的关宁铁骑,战力冠绝天下。

可还是被女真南下了。

根源在于体制出了问题,内部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因为长久的体制没有进步,没有解决土地吞并问题,导致收不起赋税——于是国库没钱!

崇祯窘迫的去找老丈人要钱,竟然还没要到多少。

端的是讽刺。

战争,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钱到位了……你看宁王的朵颜三卫,基本上都是北方儿郎的雇佣兵,跟随宁王和燕王朱棣一起,打起关外的瓦剌、亦失哈来,一点也不手下留情。

有钱就是娘。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此刻冲锋的并不是真正的五千铁骑,骑军估摸只有两千之数,在骑军的后面,则是三千步卒——靳荣的斥候侦查失误了。

但此刻黄昏哪里知道。

他只知道,泰山号接下来要迎击五千铁骑的冲锋,这可是五千,就是用五十匹战马来冲撞泰山号,也能把泰山号撞翻。

翻倒的泰山号就是露出肚皮的狮子。

所以黄昏此刻其实高度紧张。

恶魔

黄沙翻滚,尘土飞扬,战马嘶鸣,刀光剑影。

眼前这一幕,让黄昏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耳畔甚至响起了那熟悉的歌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飘扬着一副副,鲜活的面容……

是的。

现在这些面容都还很鲜活。

而且狰狞。

但是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张纸白的毫无生气的脸,被这漫天黄沙淹没,而他们在历史上,连一个逗号都比不上。

何其悲凉,何其无奈。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某个人名的那短短几个笔画,其实是用成千上万的普通人的鲜血来书写的,纵观历史军事史,每一个后世熟稔的名字,都是由无数女子青闺梦里人的血肉铸就。

只不过有的多,有的少而已。

比如白起。

白起,简单的两个字,到底是用多少血肉才凝集成了青史上的这两个字?

想想就觉得悲凉。

但这就是社会。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至于另外一个叫赵括的人,他的名字能青史留名,是用四十万赵国男儿的血肉凝聚出来的,只不过他这个比较讽刺而已。

还有更讽刺的,土木堡之变的王振。

这位大宦官能成为大明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人,他的名字里的不仅仅是大明无数将士的青血壮气,还有数百的大明文官武将!

万幸有个于谦。

所以黄昏看着眼前这一幕,由衷的感叹,还好,我黄某人在大明。

耳畔传来蚍蜉义从的计数声——每一门火炮都有一个火炮操作人员兼职观察员,确定敌军的距离,并且不停的报给火炮手。

只要抵达射程之内,就可以开炮。

在黄沙漫天中,在铁骑如云中,在观察员一个数字又一个数字中,黄昏都紧张了起来,因为他现在要用泰山号硬撼五千铁骑。

他只有一辆装甲车。

五门火炮。

十八门机枪,以及后备的十二门机枪,约莫一百五十火铳,以及充足的弹药。

但双方毕竟兵力差距悬殊。

科技的差距,能否弥补兵力的差距?

黄昏相信可以。

因为这是战争,不是简单的厮杀,并不是一定要将敌方五千人彻底全歼后,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有时候心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