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5章(1 / 2)

加入书签

黄昏讶然。

另外以为布政司经历张彦杰笑道:“确实如此,下官也是从杭州过来的,只比黄使你早半个月左右到时间抵达,不信您问谢理问。”

黄昏看向布政司理问谢客,“真是如此?”

谢客微微颔首。

黄昏暗暗觉得有些奇怪,不就是一位布政使因公殉职在岗位上,朱棣为什么会如此动气,在人才如此紧缺的情况,还要贬谪一大批官员。

这有点不合理啊。

难道有猫腻?

黄昏不动声色,继续和这些人插科打诨——反正也没事干,外面已经飘起来雪花,你总不能带着这几个官老爷在这个时节去民间走访罢。

接近晌午,于是准备点卯下班。

李友边起身笑说:“黄使,如今我们长平布政司寒陋,物资紧缺,好在我从关内带了不少东西过来,其中不乏几坛子好酒,王经历和粱参政等人都要去,不过谢理问还有事,他要去处理一件牧民杀牛的案件,我也不好耽误他的正事,黄使如果没事,要不一起去吃个便饭?”

黄昏正想答应,转念想着作为领导还是要和下属拉开关系,不然后续工作不好扮恶人,于是笑道:“李参议有心了,我才来布政司这边,也是第一次到地方任职,还不熟悉事务,等下我和谢理问一起去看看,你们就喝开心。”

工作后喝酒,貌似挑不出毛病,黄昏也不是迂腐的人。

李友边等人便告辞离去。

黄昏看着人一位参议一位参政和两位经历联袂而起,从他们都言笑晏晏间,黄昏背后有点发凉:这几个人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团伙。

一不小心,自己就会被他们架空!

棘手了。

哪料谢客站起来,对着远去的几位同僚吐了口吐水,一脸鄙弃,“一群吸血虫!”

黄昏讶然,“谢理问此言何意?”

卧槽,该不会这几个人都是大贪官吧,朱棣这是什么意思,给老子弄的人员配置全是贪官的话,这工作没法开展嘛。

有才未必有德!

谢客没有回答,起身告辞而去。

黄昏看着茕影孑立的谢客远去,总感觉这种布政司哪里不对劲,是王魁、李友边、梁道以及另外一个叫赵彦杰的经历四个人拉小圈子的速度太快?

还是谢客的傲然独身?

都不对劲!

黄昏也缓缓起身,来到衙门外,略微思索,觉得这个事还是得找个长平布政司的老人问问,于是来到衙门后面背风的地方。

这里有一对临时搭建起来的泥巴房子。

过了大半年,也显得老旧了。

草原上,风沙大,建筑物风华的极快——这些房子都是成立长平布政司后临时修建起来给吏员住的,半年前的事情,现在却像是几年前的房子。

为什么官员才来都住帐篷,吏员却可以住泥巴房子?

道理简单。

官员才来去住的帐篷,一应设施都有,包括奴仆,而且可以根据天时选择位置,不像吏员的这个集体宿舍,一穷二白,也就比普通牧民好一点。

而等官员适应过来,在布政司旁边修的院子,那就是青砖黑瓦了。

不过不多。

长平布政司成立半年多了,黄昏抵达后发现,一共也就四座小院子——恰好就是梁道、李友边、王魁、赵彦杰四人。

谢客住的衙门后的集体宿舍。

之前的布政司使以及一整套班子,都住的集体宿舍。

黄昏走了几步,看见一位酸乳面相的吏员,隐约记了起来,这人叫刘絮,是关内某个县城的教谕,因为人手紧缺,被调到长平布政司任职税课司大使,为未入流官,掌税收的征收。

刘絮正要行礼,黄昏挥挥手,“跟我走。”

离开集体宿舍。

来到黄昏的帐篷外,阿如温查斯已经煮好了饭——回到草原,阿如温查斯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而权氏有些水土不服,这几日精神萎靡的很。

待阿如温查斯端上热好了的马奶酒,黄昏示意刘絮不要客气,刘絮当真就不客气,在帐篷里对着黄昏盘膝而坐,笑道:“入乡随俗,来这边半年了,习惯了这边的生活习惯。”

黄昏也坐下,寒暄了几句废话,问了一些前任布政司使的事情,在知悉那位因公殉职的布政司使的事迹后,黄昏感触良多。

哪个时代,都有人民公仆。

这位因公殉职的布政司使可惜了,满身清白来人间,走的时候更清白,清点他在布政司这边的遗物,竟然只有区区但是来文钱,再无其他值钱物。

端的是清廉。

而且据刘絮言辞,这位布政司使真就是累死的。

没办法。

布政司刚成立,所有的事情都要这位布政司使亲力亲为,尤其是和兀良哈人打交到,更是费尽心血,关键还不讨好。

兀良哈人总觉得你大明人要抢夺他们都财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