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7章(1 / 2)

加入书签

这要是被朱棣知道了,大家都得玩完。

黄昏得跪。

明教也会面临大军的围剿。

因为事情很多,唐青山这一两年也跑得够累,所以打算休憩一个冬天,于是所有事情都留在后面慢慢说,一家三口跟着黄昏一起去长平布政司。

这是黄昏的意思。

按照黄昏的想法,既然自己是长平布政司使,只要经营好一点,将明教那些愿意参加蚍蜉义从的人藏在科尔沁大草原上,也是完全可行的计划。

所以需要唐青山去科尔沁大草原,去为蚍蜉义从寻找合适的藏身之所。

长平布政司在庆州东北卓尔河流域附近,原本是兀良哈的王帐所在——不过游牧民族嘛,王帐总是随季节搬迁,所以长平布政司选址在兀良哈的中央腹地。

一旦官道修好,就能达到完美掌控。

布政司的名字也大有意义。

鞑靼那边的两座布政司,一座延平,在哈剌莽来,意指出关之后,延续和平,是马儿哈咱的王帐所在,一座是顺平,在捕鱼儿海的撒儿都鲁,延平之后接顺平,意思明确。

现在再一个长平,很好理解了。

如今兀良哈区域的大草原上,大明雄师依然驻扎着,不多,是神机营和骑军搭配,大部分驻扎在庆州,所以安全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不过出乎黄昏意料的是,驻防庆州的将军竟然也是个老熟人。

许吟和他妻子李潋滟。

黄昏对此越发振奋,政治上自己掌控大权,军事上有许吟和李潋滟,自己经营兀良哈区域,岂非是水到渠成。

不过也有点担心。

朱棣绝对知道自己和许吟的关系,他竟然没有提前将许吟调走,这莫不是是个陷阱,而且许吟在边关多年,人都是会变的。

必须有所提防。

万一许吟就是朱棣埋下的棋子呢。

所以黄昏还是需要谨慎行事。

在庆州呆了两日,第三日,许吟点了一千神机营,由他和妻子李潋滟一起亲自带队,护送黄昏和唐青山一家去往长平布政司,庆州的日常军备,则交给副将。

当然,也是心腹。

再者,马上就要大雪封路了,庆州这边不可能有战事——兀良哈已经被击碎,西边的鞑靼早就是大明疆域,而右边是奴儿干都司。

在这样的局势下,庆州这边的兵力主要就是防备兀良哈的一些心怀不轨者。

所以许吟和李潋滟大胆的去了长平布政司。

庆州尚有精兵数千。

长平布政司那边也驻扎着部分兵力,再调过去一千神机营,怎么看,这片大草原上都不可能再有什么兵锋血腥。

经年岁月,渐行渐远

兀良哈区域不大,一个布政司足以治理。

而朱棣也恼怒兀良哈的反复无常,所以今年张辅打兀良哈,是正儿八经的将兀良哈打散架了,人口本就不多的兀良哈,如今几乎是十室九无男。

至于元朝遗留下来的北元皇室……

朱棣没有手软。

和澜沧一样的下场,甚至比澜沧更惨,澜沧好歹留下了一个摩诃黛维,兀良哈的元朝皇室后裔,基本上被朱棣杀了个精光。

男人几乎在战争中和后面的清算里被杀光,剩下些鳏寡孤独,加上现在又说小冰河时期,黄昏在来长平布政司之前,就感觉压力很大。

到任第一天,先查了布政司的库房。

里面的钱黄昏看得直摇头。

有个锤子的钱!

不过无妨。

当天下午,黄昏将布政司大小官员召集到一起,根本不容置疑,宣布了两件事。

一,修建一个正儿八经的布政司衙门。

这是政府门面工程,必须得修。

和撒儿都鲁的顺平布政司衙门一样,钢筋水泥修建。

一个有气派的衙门,带给游牧民族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必须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做天朝上国,然后再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这片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神州的疆域,你们再这么搞民族分裂,老子绝对不得给你两个讲客气。

二,修建官道。

顺天到庆州的官道已经初具规模,今年冬天,开始修建庆州到长平布政司的官道,要在明年入秋之前完工,同事修建长平布政司通往撒儿都鲁的官道,以及通往奴儿干都司的官道,同时,辖境内还要修建几条纵横交错的官道,以确保大明的军队可以迅速开赴到这片草原的任何一个角落。

当然,也是方便运输牧民的劳动果实到关内售卖。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铁律。

要想长久的富裕,教育肯定不能落下,所以文化同化也可以展开,这个事情只有等开春之后,黄昏到时候会回一趟顺天,聘请大量读书人来长平布政司这边开学堂授课。

甚至要想办法请点大儒,在这边弄个类似白鹿书院那样的存在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