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3章(1 / 2)

加入书签

朱棣又看向老二朱高煦。

有了前车之鉴,朱高煦二话不说,端起酒杯就请朱棣斟酒,然后是朱高燧,最后,朱棣给自己酒杯里倒满酒,端起酒杯对三个儿子道:“靖难之时,我一家老小诚惶诚恐,不知前路在何方,天也命也,我父子几人没成为那败寇白骨,能够在今夜坐在这里,欣赏朱允炆一辈子也无法打造出来的盛世,朕念及此,思绪万般,咱父子们举杯,这一杯,敬我们的过去,也敬太祖,更敬这大明锦绣万里!”

干了!

一番话,说得朱家几爷子热血沸腾。

遥想当年,咱们在北平起事,只有数万人,万幸,朱棣身先士卒,又有老天相助,才能周转腾挪保存有生力量。

万幸,老大一个读书人,用泼水成冰的方式守住了李景隆数十万大军攻打下的北平。

万幸,朱高煦一骑当千救下了被困的朱棣。

才有今日。

这当中,任何一个地方出差池,都不可能有今日今夜,朱棣没有身先士卒周旋于南军之间,就靠朱高炽三兄弟,必输无疑。

朱高炽没有守住北平,朱棣再能打,也得跪。

朱高煦那一次没有在最危急关头救到朱棣,靖难也输了。

所以有时候朱棣自己都在想,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什么神仙操作,这都能让自己靖难,那么多的转折点,只要建文帝朱允炆抓住一点,江山就还是他的。

偏生他一个都没抓住。

时也命也。

大家重新落座,锅里已经沸腾。

黄昏正打算涮一片毛肚,却听得朱棣道:“今年两场战事,漠北那边就不说了,僵持之局,我们也没有奢望在今年打下整个漠北,主要是中南半岛的战事,已经推到了万象城,再有月,可以推下整个澜沧,一旦四国联军溃败,大概只需要半年,整个中南半岛都将飘扬我大明王旗,而中南半岛那边我们不需要增兵,所以年后,等兵部那边招募的三十万新军到位,就是对漠北瓦剌和兀良哈动手的时候,然后是西域和朝鲜、日本。”

黄昏只得放下毛肚。

朱老板要说正事了。

果然,朱棣神情很是平静的继续说道:“大明江山之辽阔,将直追前朝巅峰,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三人,朕自然清楚,偌大的疆域,老二老三你俩扪心自问,就算朕交给你们,你们治理得了吗?”

这是要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面面相觑。

咱们回答?

说不能?

这不是直接承认自己两人不如老大,哪以后还怎么争夺皇位?

漫步秦淮,胭脂气中说古今

可若是说能,别说父皇不信,两兄弟自己都不相信。

以前的大明疆域,两人自信能掌控,可咱老朱家的后花园如今不再是这一亩三分地,多了一个中南半岛,多了一个漠北,以后还要多一个西域、朝鲜、日本……

说不准还得多更多。

比如中南半岛最边缘的满剌加。

比如奴儿干那边还可以继续北扩。

比如西域那边,仅仅是一个帖木儿王朝的地盘,就不比大明本来的疆域小。

这么大的疆域,别说咱兄弟俩能力不够。

恐怕老大也不敢拍胸口保证。

果然,不等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回答,朱棣就问向朱高炽,“太子,你觉得等朕为你打下中南半岛、漠北、西域、朝鲜和日本后,你能治理得了这偌大的江山,不让它出岔子吗?”

朱高炽满脸大汗,不知道怎么回答。

确实没法回答。

答案是肯定的,没法治理。

这疆域太大了。

中央集权制无法贯彻落实到偏远地方去,要不然元朝也不会真的傻到只打不治理。

可回答不能的话,父皇会觉得他没能力没自信。

朱棣显然也不想听答案。

笑道:“朕心中有答案,不需要你们回答,朕今日这么问你们,只是想告诉你们,别再盯着这一亩三分地争来争去了,外面还有大片的锦绣山河,以前咱们觉得那些地方偏远不好治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黄昏修建的官道,如果黄昏再弄出他说的那个一日千里的火车,再偏远的江山,咱们老朱家一样将它治理得好好的。”

顿了一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吧,有些事情,朕自有定夺。”

怎么定夺?

自然是老大坐镇大明京畿,老二和老三在外。

内外结合。

大明就能成为超越元朝的最强王朝。

一旁的黄昏有点懵逼。

朱老板,你这就不厚道了啊,在我的计划之中,大明疆域之内,包括漠北什么的,都可以是你们老朱家的,但大明疆域之外,老子还想为王。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说。

倒也还行,经过朱棣这一番敲打,朱高煦和朱高燧大概率不敢搞幺蛾子了,如果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