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3章(1 / 2)

加入书签

那边距离京畿有点远,老子怕你搞事。

朱高煦一想也是,立即领旨。

朱棣又看向朱高燧,“你大哥坐镇顺天,你二哥去往陕西,你可知道你要去哪里?”

朱高燧一脸懵逼,“儿臣应该去哪里?”

除了西域,还有什么地方让我们去打?

朱棣无奈摇头。

愚蠢。

黄昏咳嗽一声,“赵王殿下,您恐怕要受累去一下奴儿干那边了,要做的事情和汉王殿下一样,派人在长白山脉一带堪舆出行军路线图,您的任务比汉王殿下的要困难一些。”

从大明进入朝鲜,路线很少。

长白山脉那边,可以供大军通行的路线很少,而且因为天气的原因,要想打朝鲜,必须开春之后入冬之前。

抗美援朝时期的惨烈战事,黄昏清楚得很。

以大明当下的社会条件,要想在那样的局势下作战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在开春后入冬前,打到三八线附近。

同时,还得配合海军,这才有打下朝鲜的可能性。

除了黄昏,所有人都震惊莫名。

要打朝鲜?

那可是太祖陛下永不征讨十五国之一,地理条件是一个原因,因为中原王朝要打朝鲜,真的是太难了,而且打下来也不好治理。

还有个原因,朝鲜一直很听话,没必要打。

但是,朱棣要打!

那么到时候用什么借口和理由去打?

朱高燧只得领旨。

他心中有点惊涛骇浪,他从没想到,父皇的野心竟然膨胀到了这个地步,然后……他心中倏然想通了,既然朝鲜可以打,日本也可以打。

打了这些地方,谁去治理?

当然是他,还有二哥朱高煦。

既然如此……还和大哥抢个锤子的皇位啊,当个朝鲜、日本的国王他不香吗?

一路平推!

既然不是就藩,两兄弟都没有意见,反正不就藩就行,打仗这些事,咱兄弟俩还是擅长,而且乐意——有一说一,两兄弟从没想过,大明能在父皇手中隐然将有达到元朝巅峰的趋势。

这是靖难前后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甚至于说,在打中南半岛之前,两兄弟都没敢往这方面想。

现在却要成为事实了。

如果大明的疆域真能如元朝一般宽广,朱高煦和朱高燧扪心自问,他俩没有这个治理的能力,只能是老大。

最后,朱棣看向黄昏,“你愿不愿意去一趟中南半岛跟随狗儿学点东西?姚少师也在那边,他也可以指点你。”

黄昏果断摇头,“不去。”

老子就不是搞军事的料,况且老子去了,你朱老板能安心?

朱棣挥挥手,示意太子三兄弟先退下。

等他们走后,朱棣才道:“我是真的想让你去中南半岛学习一下,等以后征讨西域,本意是让你当总兵,然后老二来辅佐你。”

黄昏当总兵,把西域打的越狠,西域那边越恨他。

这样就算娑秋娜当了西域女王,黄昏也不可能彻底掌控西域,朱棣这一着棋,其实是提防黄昏在西域全面落子。

黄昏哪想到那么深远,“反正微臣现在是一点也不想碰军事了,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军人吧,我就在国内继续搞我的工业算了。”

工业为王。

社会需要分工,至于在大明疆域之外落子,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

……

澜沧,凉固。

狗儿身披大红氅衣,腰间配剑,雄姿英发,目光之中闪耀着光彩,拿着从应天八百里加急送递过来的圣旨,笑了。

站在他左右的房陵和曾庆隆刚才听见了内侍的宣旨,这两位都在仕途摸爬滚打了多年,也是军伍人士,岂能看不透陛下这封旨意的意思。

房陵问道:“王帅,陛下让您当这个征南总兵,是否是在隐晦的告诉我们,不用趁着吴哥、占城和大城的后防空虚去抄他们都老巢,而是在战场上正面击溃八十万四国联军?”

不待狗儿回答,曾庆隆道:“陛下应该是这个意思。”

狗儿颔首,“是的。”

陛下就是陛下,完美的看出来澜沧江渡江战事焦灼后面,自己透露出来的意图,而陛下也选择了自己最希望的战略意图。

这一战,大明雄师天下知!

不过……

澜沧江这边的渡江战事依然还是需要再压一下,等待神机营的火炮就位,等待李景隆和沐晟、徐辉祖的兵力赶上来,从左右两翼挺进。

这样中线大军渡江更为顺畅。

到时候……

大明三十多万大军,将在正面战场上和四国联军八十万人来一场硬碰硬的战事。

打不打得赢?

这个问题狗儿从来没有考虑过。

因为根本不需要考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