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5章(1 / 2)

加入书签

因为咱们的小宝庆公主此刻就坐在河边的一块青石上,万一掉了下去,淹死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浪里白条,但这开春的天气并不暖和,反而有倒春寒的迹象。

身体本就不好的小宝庆再被冰水一泡,大家就准备承受陛下的万均雷霆罢。

好在黄昏终于忙完了。

黄昏走到望着水面发呆的小宝庆,笑道:“宝庆,回了。”

小宝庆扭过头,嫣然一笑,“好咧,小昏子。”

黄昏:“……”

反正都习惯了,别说,现在小宝庆似乎真把自己当成了贴身太监来使唤,而自己是不是有受虐倾向,竟然觉得有点甘之若饴。

贱啊。

回城吃了饭,黄昏费尽心思才把小宝庆安抚好,让她留在西院和重新认识了一次的娑秋娜等人玩耍——其实也没什么可玩耍的。

娑秋娜喜欢看书,打马吊,小宝庆现在喜欢发呆。

已经没有共同爱好了。

黄昏来到五军都督府,本来是打算直接去找李景隆,不料迎面遇见了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靳荣,官大一级压死人,黄昏只好见礼。

靳荣看着黄昏,温和的笑了笑,“不用担心,曹国公已经安排好了,三十杖责,雷声大雨点小,想必陛下也心知肚明的事情,满堂文武亦有预估。”

黄昏愣了下,心头敲起警钟。

别看这个靳荣温和笑着说话,看起来好像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其实他这番话用心险恶,摆明了说这三十杖责会是虚张声势,让自己放心,其实是在将军。

如果,仅仅假设是如果,自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像叔父黄观或者方孝孺那样的读书人,是个有骨气的读书人,被这么一将,很可能会为了气节,让李景隆真的杖责三十。

这样打下来,自己就算不落个半死,也得在床上睡个一旬两旬。

但是——

老子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啊,在疼痛和折磨面前,老子毫无骨气可言啊,黄昏甚至觉得,如果被漠北俘虏了,漠北那边只需要随便上个酷刑自己能全招。

当然,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黄昏更愿意坚持一下然后栽在美人计上。

这是一般人。

不过人真的到了某种处境后,心态和毅力都会随之改变,尤其是有信仰的人。

笑道:“靳佥事倒是一番好心啊。”

靳荣笑了笑,不置可否的离开,他自诩是整个应天最了解黄昏的人,所以他根本不对这一套激将计抱有任何想法。

黄昏不是那种为了面子而丢了里子的人。

黄昏盯着靳荣的背影陷入沉思,自己什么时候和他有过节的,应该没有,那么这个靳荣会是朱高煦的人还是朱高燧的人?

要提防他!

来到中军都督府,找到都督佥事李景隆,寒暄之后,李景隆笑眯眯的道:“刚才靳荣来过,言辞激了我一番,想让我在这三十杖责上动真格的,被我看穿了,也是搞笑,我李景隆现在已经沦落到要和靳荣这等货色斗智斗勇了么?”

他还不配!

黄昏摇头,“怎么着,他现在很有势力了?”

李景隆苦笑,“当然,我不知道他背后是谁在支持,有可能是丘福,也有可能是两位王爷,靳荣从一个指挥到都督佥事,只用了一两年时间而已,所以有时候我很是不解,太子兼国期间,他都没有遏制一下靳荣?也不知道太子和那一群东宫属官是怎么想的。”

火器部队成型!

虽然有上帝视觉,但又不是百科全书,黄昏也没有将明朝历史倒背如流的知识量,像景清、方孝孺、黄观、吴与弼之流,很容易。

前两者一个是诛十族的主角,一个是瓜蔓抄的主角。

后者黄观六首第一三元状元,而吴与弼则是崇仁理学的开创者。

靖难功臣里,也就知道一些张玉、朱能、张辅、火真、郑亨、丘福之流,其他小渣渣谁会去记,像靳荣、李远这样的人,他真不知道。

闻言笑着说道:“无妨,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李景隆笑道:“那就办正事?”

黄昏从怀中掏出神机营中军指挥的符印递给李景隆,“烦请国公递还给陛下。”

神机营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所以这个符印还是得交还给朱棣,至于谁来接手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隐约有个预感:大战在即,不可能让其他人去接任,这个指挥很可能是神机营中军里的把司官中去擢升一位。

李景隆接过符印,不着痕迹的道:“之前陛下问过我,关于神机营中军指挥的人选,我说了个识大局的林东来是个合适人选。”

林东来,本来只是一个百户。

当初在杭州钱塘于家埭那边,北镇抚司要围杀明教教主唐青山,黄昏率领中军两司去往于家埭练兵实则接应唐青山和南镇抚司的时候,说服林东来等人一起解决了中军把司官周启然和赵高,之后林东来与另外一位百户顺利升为把司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