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章(1 / 2)

加入书签

朱棣冷哼,“是么?”

也没追究,道:“该弹劾的人你不弹劾,不该弹劾的人乱弹劾,朕要你这都察院左都御史有何用?吃干饭的么,嗯?!”

浓重的鼻音吓了陈瑛一大跳。

急忙跪下。

朱棣没给他免礼,缓缓的说,刑部尚书雒佥近期在应天添了些家产,老三你知不知道此事?

朱高燧也吓了一跳,不知如何应对,那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拉拢的重臣,急忙道:“儿臣是该知道,还是该不知道?”

朱棣冷笑一声,“还该不该?你都成别人的侄儿还该不该!简直混账,兼国理政一个应天还不够你施展手脚了,把手都伸到朕的顺天去了?!”

朱高燧啪的一下跪下,“儿臣不敢!”

朱棣怒不可遏,拿起桌子上的玉石镇纸砸道朱高燧身上,“你有什么不敢,你不敢?你不敢还敢和雒佥往来信件?!”

朱高燧急忙叩头,“儿臣知错,请父皇赎罪。”

朱棣怒意未消,起身来到朱高燧旁边,一脚将他撂倒在地,言语如雷,骂到失态之时,连正儿八经的北方骂人话都出来了。

朱高燧只能蜷缩在挨打挨骂。

一旁的陈瑛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他第一次见到陛下如此暴怒,旋即暗暗好笑,陛下你这有点失态了啊,三殿下的妈不就是徐皇后嘛,你又不是没睡过……

良久,朱棣发泄了怒意,这才让朱高燧滚蛋。

倒也还好。

朱高燧临走之前,朱棣还算平和的嘉奖了他几句在政务方面的一些优点,让朱高燧踏实了不少:帝心难测,但既然打了骂了,说明就没事了,最后的口头嘉奖才是重点。

旋即他猛然醒悟过来,父皇的暴怒不是因为自己治政的问题,而是因为和顺天行部尚书雒佥的勾结,这个事情触犯了父皇的逆鳞。

朱高燧没想错。

朱棣的暴怒,确实只是因为这件事,终于朱高燧治政不力,那是顺带的事情。

一旁的陈瑛也算看出苗头了。

急忙道:“陛下远道归来,还请休憩,微臣还有事情要做,需要找人了解一下顺天行部那边的官场事情,以尽都察院的职责。”

这是隐晦的告诉陛下,我打算弹劾雒佥。

朱棣颔首,“去罢。”

出人意料的人

陈瑛大喜。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陛下回来就敲打朱高燧,固然是天威恐怖,但让自己看这一场戏的目的,还是要让都察院弹劾雒佥。

估计雒佥不仅仅是和朱高燧通信这一点触犯了龙颜。

弹劾人?

我陈瑛最擅长!

朱棣处理了这一大堆烦心事后,狗儿急忙跑进来,小声说陛下,内阁辅臣解缙求见,说关于编修全书一事,需要向你汇报。

朱棣:“……”

有个屁的汇报头,还不是想在天子面前多露露脸,解缙虽有大才,但权欲之心重了些,掌控是好掌控,可他性格恃才傲物,又容易得罪人,把他推到高位,这不是重用,而是在害他。

揉揉太阳穴,“告诉他朕累了,改日再召。”

想了想,补充道:“今日但有外臣,只要不是关于徐妙锦的事情,一律不见,另外,着人去黄府,将娑秋娜宣进宫来,朕要见她。”

狗儿急忙去差办。

刚走没多久,一位坤宁宫内侍匆匆过来,传达徐皇后意思,问陛下你今天什么时候有空,皇后娘娘想过来看看你。

朱棣想了想,说晚间我去坤宁宫。

待内侍退下,朱棣又将一位内侍唤来,让他去差人,把他出征这段时间朱高炽、朱高燧兼国理政没有送递到顺天的折子全部搬到乾清殿。

他要亲自检查。

趁着闲暇,他又下了封旨意,把现任的应天府尹调回原来兵部侍郎位置,又将已调任其他地方的向宝给调回应天府尹。

朱棣还是愿意相信向宝。

这个得罪人的事情,向宝来做毫无压力,足以保证京畿安稳,而那位兵部侍郎,明显是老二的人,朱棣信不过。

没过多久,乾清殿摆了一座小山的折子。

朱棣当然不会挨着看。

他会挑选一些比较重要的看看,要借这个机会再认真仔细的比较一下老大和老三的治政能力,顺便查漏补缺。

天子,也不是个容易事。

粗略看了十来本朱高炽批阅过的章折,暗暗颔首,老大做事确实让人放心,换成他朱棣自己来,大概也会如此批示。

旋即又暗暗高兴,在这些章折上都有内阁的议政条文,不得不承认,黄昏提出组建内阁这个事,确实大大的提高了君王决策的效率。

又看了几本,狗儿跑进来说娑秋娜到了。

朱棣放下折子,“宣。”

片刻后娑秋娜进来,娑秋娜虽然熟稔大明文化,但因为是第一次见大明天子,不是很熟悉见天子的礼仪,于是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