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刻不管是官员,还是宫中的下人侍卫,以及城外正在为一天而忙碌的百姓,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默默的看着皇宫静静的聆听。

“先辈们把江山打下来,交到了我们手中,他们是想让我们接过他们的旗帜,带领大明所有的百姓,继续走向繁荣富强,不再受异族压迫之路。可看看我们呢,我们却把江山搞成了这个样子。”

“且问诸位,把先辈给我们的江山弄成这个样子,你们有脸面下去见先祖,有脸面下去见太祖皇帝吗,有脸面见那些把我们汉家儿郎嵴梁重新扶起来,流血牺牲的义士们吗。”

所有人沉默无言,不知是在内心惭愧,还是在想什么。

朱瞻圭喘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气息,伸手指着在场的官员。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朝堂上,可你们掏出心窝子问问自己,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皇上知道,天下老百姓都知道,你们有的人,甚至比这40多个人更腐败,你们在家乡的亲人,甚至比他们的亲人更猖狂。”

巨大的喇叭声,震的大殿嗡嗡作响,震得众人心神微微震颤。

“我曾经说过,你们有时间就把自己的心肝脾胃肾都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收拾收拾,不然等烂了流脓了,再想收拾就没有机会了。”

冷冷的看了群臣一眼,朱瞻圭转身慢慢的往回走。

“以前皇爷爷曾告诉我,咱们大明的祸害是北方的蛮夷,为了解除这个祸患,咱们永乐一朝,历经图治,整兵磨马,多次北征。”

“征战十数年,耗费了无数钱粮,十几万将士埋骨他乡,数名大将马革裹尸,终于打跑了北方的蛮夷,换来了中原的和平。”

“再后来皇爷爷又告诉我,大明的祸患是粮食,没有粮食,老百姓就要挨饿,所以我们去找粮食。”

“皇爷爷他以年迈之躯,带着数10万将士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打下了一片种粮食的乐土,英国公张辅现在还带着数万将士,远在海外守卫着我们那片,能让我们吃饱饭的土地。”

“镇海公郑和带领将士,更是远渡重洋漂流数年,经历无数苦难,带回了高产粮食。”

“敌人打跑了,粮食带回来了,可为什么老百姓们还在挨饿,老百姓们为什么还要造反。”

朱瞻圭的反问,让那些心系朝廷的重臣陷入了沉思,老爷子也第1次神情有了变化。

他看着在台阶下怒问群臣的孙子,不知不觉将自家老爹带入了其中。

像,简直太像了!

他好像记得,当年自家父亲第1次发现臣子大规模贪污的时候,也是这么愤怒,也是这么无奈。

没有人回答,更没人敢应声。

“山东这一行,我算是看明白了。”

面向所有人,朱瞻圭语气沉重道:“大明的祸患不在外,而是在朝廷。”

伸手用力的指了指,跪在门内门外的那些官员,朱瞻圭声音勐地提高,“就在这奉天殿之内,就在满朝文武藩王勋贵之中。”

朱瞻圭这一次出击,直接火力全开,不单单把矛头指向了大臣,甚至还指向了藩王和勋贵。

昨天被老爷子特意通知,过来上朝的跟朱棣一辈的老藩王们,脸色有些微微不愉。

朱瞻圭毕竟是他们的孙子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样说,是一点不给他们这些长辈面子,实在是太不懂规矩了,朱老四这孙子咋教的?

还有这小子不像个善茬,以后要是他登基了,恐怕自己一家就没好日子过了,看来以后要小心了。

朱瞻圭没搭理那些面色不渝的老藩王,面对群臣痛心疾首道:“咱们朝堂这里烂一点,整个大明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整个大明百姓就会像元末一样,四处揭竿而起,打倒我们,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

“都想想吧,这好日子都才过几年呀,家里才吃饱饭穿暖衣服几天啊,元人的刀才离咱们脖子有多远啊,都忘了啊,啊!”

“我告诉你们,那些惨死在元人刀下的先辈们,饿死在荒地的无辜百姓,阵亡在疆场无数将士的烈魂,还在天天的在地下盯着你们呢!”

一阵极限输出后,朱瞻圭重重地呼出了一口气,仿佛想把心中的气闷都呼出去。

“这话总要有个头,今天我言尽于此,希望各位且行且珍惜。”

“在这里我奉劝各位,在你们喝百姓血吃百姓肉收黑钱的时候,伸手摸摸你的脖子,看看是你的脖子,能不能扛住未来的钢刀。看看你家的祖坟空地,能不能埋下你们一家人。”

“钱虽是死物,但它却长着勾魂之手,它能让你享受人间一切富贵,也能把你和你的全家你的九族,通通带下无间地狱!”

:守土抗敌,人人有责,人人服役,势在必行!

看着在场群臣慢慢退后,待来到玉阶之前,朱瞻圭转身冲着坐在上首,陷入沉思的老爷子拱手行了一礼,表示自己的话已经说完。

回过神来的老爷子,看了一眼下方的众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