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1 / 2)

加入书签

当然了,更主要是我国人口太多了,如果放到一个人口少的小锅,这么庞大的铁路高速路线,开上百里都不一定见一辆车。

有了前车之鉴,朱瞻圭自然不会再定前世的标准。

不过定多宽是个问题,火车的运载能力加强了,但动力方面肯定会不足,造成速度会降下来,如果缩小那还不如不改。

经过和工匠们的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定在了两米的距离。

工匠营那边在项目定下来的时候,就开始生产轨道,如今已经将近两年了,估计已经储备了不少。

至于固定的水泥和钢材,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新学的书本,大学方面可是有专门讲这个的内容,工匠们研究了个把月,就把水泥和钢材给制造出来了。

虽然无法跟21世纪的水泥相比,但也达到了19世纪初中的水平。

想到铁路,朱瞻圭就有点躺不住了,连忙对着旁边给他扇扇子的赵灵儿道。

“你立刻以我的名义,写信给工部和锦衣卫还有工匠营,让他们立刻开始修建从金陵到北平的路线。”

“徭役那边也不用征发了,北边抓了那么多俘虏,不能让他们吃干饭。过段时间我会派人押送一批回来,让他们用这些俘虏修铁路!”

“我不管他们怎么修,我就给他们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我要铁路正式成型,而且还要保质保量。”

“到时候我会亲自让人检查,出了任何问题,所有负责人一律革职查办!”

“还有也告诉他们,如果铁路在规定的时间修好,并且保质保量的话。”

“负责此事的几个负责人,我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完工之后我向老爷子给他们申请爵位!”

朱瞻圭打算下重注了。

只要这些人真的能在一年之内修好金陵到北平的铁路,而且还保质保量的话,给几个爵位又如何?

:这话我说的,皇上圣旨都不顶用。

“殿下呀,咱们的银行和货币转换计划,可能要落空了,代价实在太大了!”

紫禁城暖阁。

率先带着户部大部人员迁过来的夏原吉,一脸苦涩的看着朱瞻圭。

靠坐在锦榻上,朱瞻圭皱着眉头翻看的夏原吉写的奏章。

从永乐14年开始,户部就开始在全国开设银行的计划,并且计划将宝钞的价值拉回来,彻底的断绝民间金银交易,以宝钞稳定货币。

不过后来朱瞻圭觉得宝钞实在太难看,没什么宣传价值就放弃了,决定将宝钞收回,换成新的有宣传意义的货币。

他打算换成老朱,老爷子,还有老爹和他的头像,这样不但有宣传性,还可以满足老爷子,心里那点非正统继承的自卑。

今年年初,大明银行便开始营业,结果大半年的时间,除了商会那边去存钱之外,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普通老百姓路过富丽堂皇的银行门口,还以为是什么新衙门都躲的远远的。

户部这边宣传的热火朝天,百姓该干啥干啥,连带搭理都不带搭理的。

存钱能涨利息,贷款优惠的政策,更是连人问都没人问。

朱瞻圭无奈的扶额,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他心里十分清楚。无非是朝廷在金钱上的信誉,已经被败光了。

你要说朝廷征兵打仗,或许还能招到人,可你要说关于钱的事,哦,那抱歉打扰了。

“殿下,至于您说的收回宝钞的计划,臣和下面的人算了一下,觉得不太靠谱。如果真要把大明所有的宝钞收回,咱们户部不说破产,也得伤筋动骨!”

“这样一来,咱们这几年的积蓄,就让咱们这一把子败光了。”

“虽然大明的老百姓有钱了,可咱们朝廷也成穷光蛋了。到时候你啊也在皇宫里坐不住了,还得出去操起老本行赚钱。”

夏原吉又狠狠地补了一刀。

朱瞻圭嘴角扯了扯,盯着夏原吉小心翼翼的问道。

“有多少?”

夏原吉摊了摊手。

“不知道!”

朱瞻圭瞪眼。

“你户部都不知道发行了多少钱?”

夏原吉满脸无辜。

“这玩意儿,缺钱就印缺钱就印,鬼知道发行了多少。”

朱瞻圭张了张嘴,有种想到宗庙里,冲着老朱的灵位怒吼一顿,把远在草原的老爷子拉回来,狠狠k一顿的想法。

尼玛,人家是坑爹,你们这是坑孙子啊,而且还是往死里坑的那种。

你们不懂经济体系就别乱搞啊,你们乱印倒是爽了,我他娘的想把经济体系拉都拉不回来啊。

朱瞻圭烦躁的挠了挠头。

“现在宝钞市值多少?”

“一贯比120文,而且这还是前几天的价格,现在说不准又掉了!”

“又掉了,朝廷不是有钱吗?怎么还会掉?”朱瞻圭有些疑惑。

“去打阿鲁台的时候,皇上又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