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5章(1 / 2)

加入书签

大定府是他们的事情。

不过为了防范万一,罗幼度并没有直接让潘美动身。

……

耶律必摄退回了松亭关,与之一起撤退的还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轸。

“陛下!”

两人一并向耶律必摄行礼。

耶律必摄看着自己的两位心腹,心底有着小小的失望。

他一直将这两人视为自己的左右臂膀,甚至不惜得罪老臣也要破格提拔他们。

一直以来,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都没有辜负他的器重,东征女真,南破高丽,西战云中契丹、室韦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

但此次分兵两人分别对上曹彬、韩令坤都没打出以往那般漂亮的战绩。

耶律休哥、曹彬在牛山附近相互试探,两人都是当世名将,便如武林高手对决一样,都在找寻对方的破绽。

这不住地试探试探,耶律休哥就得到了撤军的命令。

彼此对峙了大半个月,双方的阵亡人数还不过百。

耶律斜轸那里却经过了一场大战。

耶律斜轸并没有在韩令坤、石守信的身上占到便宜。

真实的战场并非游戏中的数值,数值高的一定强。

耶律斜轸确实是契丹名将不假,历史上的成就也高过韩令坤、石守信,但他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手中的兵马又是仅次于御营司的殿前禁军,不论装备,还是兵卒的士气战力,都不是耶律斜轸麾下的兵士能够相比的。

韩令坤、石守信两人一个持重,一个刚烈,正好相辅相成。

耶律斜轸一抵达九宫山,立刻就遭受到了石守信的猛烈进攻。

耶律斜轸打退了石守信的攻击,但从战损比来看,无疑吃了小亏。

耶律斜轸稳住了阵脚,正打算找回场子的时候,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不过耶律必摄并未将失望表露脸上,而是好好地安抚了两人,让他们下去休息。

便在这时,轻骑斥候快马而来:

“陛下!南朝贼人追来了,他们的先锋军就在松亭关十里之外!”

耶律必摄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来的好快”,第二个反应就是“来得好”。

对方追击的如此迅速,想来是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

在同一时间,在辽东海湾。

韩德让登上了一艘五牙海舰,看着身后百余艘海舰,他高举着手,振臂一呼:“出发!”

百艘海舰一头冲进了渤海湾……

韩德让站在五牙海舰的船头,看着大舰乘风破浪,胸中豪气顿生,突然想到历史上中流击楫的典故,拔出了自己的宝剑高声道:“此去必剿灭南贼,成我韩德让之威名。”

原来自从罗幼度通过渤海运粮,攻取幽州的时候,战略眼光超凡的耶律屋质已经看出了水师的妙用。

他知道未来与中原的对决水师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在他的建议下,契丹暗中筹备水师,制造海舰。当时契丹皇帝还是耶律璟,他们在浑河附近选择无人的地方训练水师,将从中原夺来的战舰图纸安排工匠研究制作。

足足六年时间,他们暗地里组建了一支六千人的水师。

世人都知道契丹不善水,契丹没有水师,耶律屋质就是要让自己的敌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弱点来对付最强的敌人。

韩德让忘不了自己第一次知道契丹有水师时的表情。

这连自己都想不到。

南朝中原,怎么可能想得到?

奇袭的前奏

七金山。

两支骑兵军队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

兵刃碰撞的声音在草原上奏起了一篇死亡乐章。

曹彬眺望着战场,看着眼前的战局,向来冷静持重的他眼眸中透着一股震撼。

对方竟然与自己战得平分秋色?

要知道自己率领的可是御营司,朝廷最强的禁军。

大虞军人向来都是以少胜多,从来不将对手数量放在心上。

现在在同等人数之下,自己没有占得任何便宜。

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现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陛下说得不错,耶律休哥,真是一个好的敌手。”

曹彬望向远处那道身影,暗自感慨。

自潘美攻取营州以后,耶律必摄的大军从太子山北撤,将兵力聚在了大定府。

他们这些年在大定府四周要地建立了不少的堡坞,将堡坞与大定府连成一片,形成一套密集的防御体系。

退守大定府的契丹,以大定府为核心,分兵驻守各处堡坞,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

大定府是契丹在漠南的核心,也是通往契丹上京临潢府的最便利的一条道路。

唯有拿下大定府,他们才能无所顾忌地直捣敌上京临潢。

这大定府是必须攻克的据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