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已经跟他们藤原氏在京畿的力量成为正比了。

他们的两万,跟中原的一万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看着藤原实赖一副托付重担的模样,藤原朝成心下慌乱,却也知道自己不去不行,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得知华夏军队进入京畿,最慌的是藤原氏,但最高兴的却是奈良的和尚们。

倭国和尚可以说是世上最幸福的和尚之一。

自佛教传到倭国以后,凭借那亲民的教义获得了大量的信徒。

天皇为了拉拢治理这些信徒,又给了佛教巨大的权力,甚至于自己舍生成为佛家信徒。一来二往导致了佛教势力越发强大,甚至于影响到了天皇的权力。

最早的时候,倭国的京都在奈良的平城京,但奈良是佛家的发源地,为了躲避佛教,桓武天皇从平城京迁都到山城国的长冈。但因对大型都市营造经验不足,长冈京选址有误,水患频发。再度选择了现在同样不靠谱的平安京作为国都。

佛教极盛的时候,倭国固有的神道教不得不退避一隅,苟全于佛教之下。

这个时候的倭国和尚不但可以手握权柄,还能即俗放贷,蓄养妻子。

不过随着与华夏断交的这些年,倭国国内对于唐朝的文化不那么痴迷,国内兴起了一股“国风”气息,神道教卷土重来。

常陆的鹿岛神宫建造神宫寺,越前的气比神宫,伊势的大神宫,下野的二荒山神宫,尾张的热田神宫都是这个时期,一座座兴建的。

显然倭国天皇与掌权者也洞察了让佛教发展下去的危害,开始打压佛教。

不过倭国本土神道教战斗力太渣,内容空洞,远比不上融合了华夏文化的中土佛教。

为了充实神道教的教义,桓武天皇的皇后高野氏甚至把佛僧安置在神社里,以佛教经典充实神道教的理论。

结果可想而知,神道教虽已复活,但远不能摆脱佛教的影响。

一群给摒除在外,却又拥有一定实力的“大师”就憋在奈良。

天台宗良源找到了奈良最具影响力的空也上人,跪地乞求道:“恳请大师为我大和振臂一呼,清除妖孽。”

空也上人是醍醐天皇第二子,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他年轻时周游五畿七道苦修,在尾张国分寺出家,法号空也。之后遍访名山,饱学经书,钻研教义,获得光胜的称号。因为经常在市民中传送佛法,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市圣”。

十多年前,平安京爆发疫病,空也上人为平息疫情,祈求世间安定发愿制作十一面观音菩萨像及抄写大般若经,随即瘟疫乃止,给百姓称之为阿弥陀圣。

空也上人轻叹:“何为妖孽?”

良源高呼道:“自然是平安京里的神官,尤其是安倍睛明。十年前,那场瘟疫,明明是大师以菩萨像与大般若经求得佛祖显灵,方才去了瘟疫。可藤原实赖将一切功劳都归于安倍睛明,窃大师功劳,以此来打压我等。我等受足了委屈打压……我教源于中土华夏,而今华夏大军远来征讨藤原逆贼,理当响应。”

鬼魅般的杨无敌

藤原朝成受命前往木津川口与陈德诚的南海水师和谈。

当藤原朝成并没有立刻动身,而且前往平安京的阴阳寮官署。

这个时代的倭国外表文治、和平,内部却充满了肮脏的贵族权力斗争。公家的贪婪无能,造成了底层人民如行尸走肉一般苟活。

无数历史事件表明,百姓生活越苦,越会渴望精神安慰。

岛国古来多灾多难,过去十数年,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地震、大火、洪灾等情形不断涌现,因此人心惶惶,鬼神之乱甚嚣尘上。

不仅上位者言之凿凿,连百姓间也流行起来。贵族们对方位、日期的吉凶之说深信不疑,每逢出门均要挑日子挑方位,一有疾病灾祸就托言鬼物生灵作祟或碰上百鬼夜行等不洁之物。

在这种风气下,阴阳师这个职业就显得极为尊贵。

他们以阴阳寮为办公署,负责观测天文、气象以及占卜、制定历法以及驱逐京城中作乱的妖怪平衡世间阴阳等事物。

若说阴阳师中最优秀,最杰出,最伟大的是谁。

毫无疑问就是安倍晴明。

藤原朝成来找的正是安倍晴明。

安倍晴明今年五十出头,头戴高黑帽,一身白衣,显得极为肃穆。

藤原朝成身为藤原氏,在京中地位极高,位居四品参议,类似于参知政事。

而安倍晴明不过是七品阴阳助。

但明显藤原朝成对安倍晴明很是敬重,甚至有些谦卑,说道:“晴明博士,在下奉左大臣命,前往木津川口与中原议和。不知几时动身,最为妥当。”

此时的倭国对于阴阳之说,深信不疑,贵族严格遵守其礼仪及法令,就连起床、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琐事都有相应的禁忌。

这出门行事,都要寻阴阳师测凶问吉。

此次充当议和使者,藤原朝成自然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