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1章(1 / 2)

加入书签

红毛丹树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但是它有一个死亡的过程。

在它彻底死去之前,树上的红毛丹是新鲜的。

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真腊王子成功地让远在汴京的罗幼度,吃上了最新鲜的红毛丹。

这种少见的果实,罗幼度少不了拿来招待韩令坤、石守信这样的好友。

不多时,韩令坤、石守信一起到了文德殿。

罗幼度招呼他们坐下来吃水果。

看着满是刺的红毛丹,韩令坤、石守信皆露出了没见过世面的表情。

罗幼度笑道:“这东西跟荔枝一样吃就好,书上叫它韶子,但朕喜欢叫他红毛丹。说实话味道没有荔枝好,就是让你们见见世面,尝尝鲜,还是以喝酒为主。”

韩令坤、石守信懂了,就是红毛丹。

韩令坤吃了确实不及荔枝甘甜。

但石守信口味较重,喜欢吃酸甜的,红毛丹反而更对他胃口,说道:“臣觉得红毛丹更好吃一些。”

罗幼度笑道:“那你多带些回去,对了,果肉的表面那层薄膜,吃了对身体不好,不用吃。”

正说间,尚食局已经送上了酒食。

本就以杏花清香为主的汾酒,经过温火烧炙,香味充斥着大殿,让人食指大动。

罗幼度在后世饭局中没少喝各类名酒,不管是白的还是红的或者啤的,但都不及古代喝的这种烧酒。

汾酒能够喝出桂花的味道,即墨老酒能够喝出黍米的香气……

或许提纯技术更高了,其中的滋味却是没有了。

热腾腾的酒下肚,身子顿时暖和起来。

罗幼度与两位老朋友唠着家常,随口问了一句:“军中士气如何?”

韩令坤目光火热,说道:“士卒可战。”

相比韩令坤的含蓄,石守信直接大笑起来,道:“陛下,打算何时出兵北伐?就现在老石手上的这些兵,还能打输了,直接抹脖子算了。”

兵卒地位的提升,荣誉感信仰的出现。

身为统兵大将的韩令坤、石守信明显察觉自己手中的兵气势与之前截然不同了。

本来因为军规的束缚,五代的老兵,身上的那股杀伐戾气,正渐渐消散。

装备确实精良了,但兵卒求战之心,求胜欲望,明显比不上原来,战斗力大打折扣。

但是现在,两人敏锐地感觉到现在的禁军有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比那股不受约束的杀伐戾气更加强大。

罗幼度心满意足地说道:“不急,就快了。”

潘美归来

罗幼度这句就快了,并非随口一说。

虽说这一年朝廷,受黄河影响,在治理黄河上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

但天下一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拘于一地。

东边不亮,西边亮。

黄河中下游收成欠佳,但江南、巴蜀、汉中都迎来了大丰收。

还有东南亚诸国,中原的各种奢侈品、生活必需品大量涌入。

笔墨纸砚,绫罗绸缎,各类精美的瓷器,名人字画,很快受了东南亚诸国贵族的青睐。

当一个国家过于强大的时候,会给他国一股盲目崇拜的感觉。

反正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没有任何道理理由……

在这个时代华夏就是所谓的国外。

汉文化思想也开始在东南亚诸国流传盛行,汉人的丝绸蜀锦刺绣,风靡上流社会。

家里没有几件精美的瓷器,没有几幅名人字画,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身上不穿着绫罗绸缎,甚至都没脸出门,怕被人耻笑。

同时中原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开始抢占东南亚的市场。

华夏地大物博,生活物资齐备。

随着民生安定,手工业飞速发展,很多基础物资饱和,一股脑的都丢向东南亚。

质量好,价格还公道,还有天朝上国的神力加持,一进入东南亚市场,就将东南亚的诸多产业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时候,罗幼度以高于东南亚粮价收购粮食的经济战略取得了效果。

现在的东南亚干什么都没有种地赚钱,东南亚的粮食,有多少,中原收多少。

贵族们为了维持全新的奢靡生活,开始大量地种植粮食。

百姓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开始种植粮食。那些手工制造业的百姓,纷纷当起了农民。

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地广人稀,不缺耕种的土地,掀起了一波全民种地开荒的热潮。

不过东南亚的气候过于湿润,稻米一年三熟不假,可因气候过于潮湿多雨,稻米不易存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罗幼度还特地派遣官员深入东南亚指点他们的存储粮食技术,特地开辟了粮食运输通道,也是为了一群小弟操碎了心,但获得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一艘艘的粮食货船通过南海运往江南,再通过漕运运往中原。

现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