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1 / 2)

加入书签

大周军方现在是李重进、张永德、罗幼度这三位三司长官独一档,然后就是老四老五老六老七……一直往下。

老四与老十八,差别不大。

但是老四跟老三,却有着一条鸿沟。

不入前三,老几除了俸禄多些以外,几乎没区别。

赵匡胤想要更进一步,唯有取代自己的上司张永德。

故而赵弘殷、赵匡义、苗训一致觉得是时候挤掉张永德了。

不挤掉张永德,赵匡胤就不可能全面掌控殿前司,成为大周殿帅。

对此赵匡胤内心极为复杂,张永德待他极好,一直将他视为接班人来培养。

当初他娶彰德军节度王饶第三女王氏的时候,张永德便出了数以千计的金帛银钱资助。

张永德对其称之为恩重如山亦不为过。

现在却要对他下手,赵匡胤难免犹豫,拿不定主意。

“兄长!”

赵匡义道:“不是你要对付张殿帅,而是官家要对付张殿帅。官家这般提拔兄长,不就是为了让你取代张殿帅?张殿帅是太祖皇帝的女婿,而且还是太祖皇帝的从龙之臣,官家焉能不忌惮?”

“为官家分忧是大义,私人情感是小义。”

“舍大义而存小义,何其愚蠢!”

将忘恩负义说得如此清新脱俗,除了赵匡义也没谁了。

赵匡胤沉声道:“这不是大义小义的问题,某是担心一旦出手,就无法回头。张殿帅手上实力不可小觑,别偷鸡不成蚀把米,闹得殿前司上下不和,人心离散。”

“官家能够容忍下属间的不和,但绝不能容忍因为不和而败坏国事。”

“父亲、三郎,非我感情用事,而是不敢草率出手。”

赵弘殷长叹一声道:“二郎的顾虑也有道理,此事确实不能草率。万一令得官家不满,可就不妙了。可惜,为父这身体,不知能不能撑到见你成为三司长官的一日。”

赵匡胤决然道:“父亲放心,孩儿自问不输李使相、张殿帅,未来必不会在他们之下,魏王才是孩儿目标。”

赵匡义这时道:“其实兄长无须与张殿帅明争,暗中下手就好了。”

点检做天子

张宅。

张永德看着手中的《天文星算》感慨了一句:“山中宰相陶弘景当真是天下无双的奇人。”

张永德战功彪炳,在大周地位极高,但他并不喜欢兵事,而是杂学。

四书五经之外的杂物,他都喜欢,尤其是观星相卜之术,更是沉迷,而且深信不疑。

罗幼度投其所好,将从舒元那里得来的《天文星算》转赠给了张永德。

张永德得到这本《天文星算》,爱不释手,手不离卷,连连感慨,同时对于自己爱子张靖铭道:“吾儿做人,当学这罗幼度,学他做人之道,为人处世之法。”

张靖铭讶然道:“父亲不是很不喜欢他?”

张永德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朽木,蠢材。为父不喜欢他,同让你跟他学习有什么关系?让你跟他学就跟他学,说那么多屁话干什么。”

张永德愤愤不平,骂骂咧咧的。

对于罗幼度,张永德个人态度有些复杂。

关键点不在罗幼度身上,而是李重进。

有的人天生就是冤家对头,八字不合。

李重进、张永德就是如此。

张永德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

郭威登基之后,以外甥李重进为内殿直都知,女婿张永德为内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安排他们入禁军,进行培养。

从这一刻起,李重进、张永德就开始了他们相爱相杀的人生。

两人年岁都不大,都是凭借亲戚关系上位,也都有一定的才能。

郭威着重培养他们也是给自己培植信任的势力,对他们寄予厚望。

两人都想着争宠,彼此都不服对方,都要踩在对方头上。

但是李重进就是比张永德地位高上那么一点。

从郭威的广顺朝,到现在的显德朝都是如此。

张永德几乎给李重进压了一辈子,都要魔怔了。

高平之战后,郭荣一口气斩杀了七十一将官,张永德就看出了这位志向远大的皇帝有心培养全新的班底,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那一战恰是赵匡胤的成名之战,大周转败为胜的关键。

张永德想着万夫莫敌的赵匡胤,动了心思,提拔一个继任者来辅助自己。

这计划一直很顺利,赵匡胤的能力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厉害。

哪里知道途中冒出了一个罗幼度,一举抢了赵匡胤的风头。

偏偏这个罗幼度又让李重进看中了。

厌屋及乌之下,张永德自然对罗幼度没有好脸色。

哪里知道罗幼度全然不在意。

以道理而讲,罗幼度现在是御营司的长官,地位或许不及自己,却也是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