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37章(1 / 2)

加入书签

如此,宁老太太不好再闹腾,也没有伸手家务的机会。

曹颙点点头:“世人多重孝道,你做好自己当做的,占了大义,旁人想要说嘴,也得掂量掂量……人上了年岁,性子多变的古怪,你们当晚辈的心里有数就好……我还是那句话,打小就没有让你们兄弟受委屈,也不许你们给自己委屈受……”

“是,义父……”左住应了,犹豫了一下,问道:“义父,二叔是武官,都被官场是非牵连罢官;二弟那边,是不是也让他离了江南……”

曹颙早先的想法,也是希望左成在六部熬资历,以弥补不是科举出身的不足。

可因现下拟了那赈灾条陈,曹颙的想法就有了改变。

左成现在正随尹继善在湖南,湖广与两江都是今年水患重灾区,要是左成能在赈灾差事上出彩的话,那功绩就能直达御前……

只是那样的话,加上先前清查地方官仓的功劳,左成的腾达,不仅在左住前,而且兄弟两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宴请

今日大朝会,主要说的就是几件大事。

工部差事是在江南修建海塘,户部的就是洪灾诸府县钱粮减免与赈济,另外就是兵部的犒军,刑部的死刑复核,与礼部与理藩院负责的喀尔喀诸汗遣臣子贡九白。

等到散朝时,曹颙并没有随着文武大臣退朝,而是同其他户部几位堂官,被留在御前。

议的是从江南拨粮赈济福建百姓之事。

福建民风彪悍,山民难驯,朝廷一直是安抚与提防并存。

福建虽也有官仓,可数量与仓储都有限,为了也是防范而已。

旁的省份今年遭受洪水,存粮还能坚持三、五个月,福建百姓却是今秋就要赈济,否则的话,彪悍的百姓没了活路,谁晓得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最好的解决法子,不过是从漕粮中截留一部分,直接运往福建。

可因水患的缘故,今年漕粮数额本就不足,要是再截留的话,会不会影响到京中?

雍正留下户部几位堂官,问的就是此事。

结果,让雍正很是满意。

不仅京仓有余粮,关外屯田也有储粮,可以随时调拨入京……

从圆明园出来时,已经是正午时分。

曹颙面色平静,心里却有些犯嘀咕。

自己那个“赈济拟行条例”的折子昨日就递了上去,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相信,对于雍正这位热衷“反腐”的皇帝来说,那份条陈绝对会瘙到其痒处。

没想到,却是没有动静。

他不知道,雍正比他想象的还重视那份条陈。

他想的是得到雍正的批示,按照这样的法子行今明两年的赈济之事,雍正却是想要将此法定为常例。

因其中涉及的事情多,雍正才在斟酌,并没有仓促着手此事。

曹颙正想着出神,就听到有人唤道:“曹大人……”

曹颙转过头来,远处疾行几步过来的,不是旁人,正是伊都立。

伊都立是中秋节后才回京的,当时就曾到过曹家探访,因正好遇到恒生“重病”,曹颙没心情待客,两人也没有多说就散了。

伊都立原本有些富态,而且像其他八旗勋贵那样,重视穿着打扮,在关外这几个月风里来、雨里去,大变模样。

如今看起来,又黑又瘦,再没有八旗贵人的模样。

“伊大人……”曹颙拱了拱手。

伊都立大声道:“肚子咕噜半晌,我正犹豫着,想找个地方立时解决,还是回城再说……即是碰到孚若,那就不用想了,路上扯闲篇就过了,回城再祭五脏庙……”

两人实在相熟,也没什么客气的,见他没有乘车轿,曹颙便请他上车坐了。

等马车帘撂下,伊都立方打量曹颙两眼,方小声道:“近日虽说你家有些不太平,可你也要多宽解宽解自己个儿……只要你好好的,有多少事儿都不是事儿;你有个不好,多少事儿也是事儿……”

这番好意,曹颙自是受了,也投桃报李道:“大人这几个月也劳乏了,到底人到中年,当滋补保养也要滋补保养,方合养生之道……”

伊都立听到“滋补”二字,立时苦了脸:“孚若你是不知道,我家老太太如今出了佛堂,见天的想着如何给我补身……就算是天灵地宝,一日三顿下来也不是补身的,而是催命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人多体恤吧……”曹颙想到李氏,颇为感触道。

伊都立的神情,却是有些复杂,过了好一会儿,才垂下眼帘道:“老太太说,我长到这么大,才终于像阿玛的儿子……”

曹颙听了,不由愣住,随即明白过来,晓得伊都立为何犯别扭,不好说什么,只能劝道:“不管咱们多大,在当娘的眼中,都是个孩子……这天下间当父母的,哪个不是‘望子成龙’的?就是我们老太太,对我也多有期待。”

伊都立却轻哼一声,道:“孚若在笑话我?还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