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5章(1 / 2)

加入书签

即便不将他当好色之徒,也会拿话本里的故事来羞他……

因天慧生辰的缘故,天佑、左成他们几个早早从书院回来。

见了恒生,大家又是一番欢喜。

这晚的寿面,大家都吃得热闹。

等到次日,各处才晓得府中新来了个姑娘。

虽说天慧与妞妞都很好奇,可初瑜说对方守孝,并没有将人叫到众人面前。

如此这般,半个月过去,黄氏女依旧没有出现在人前。

黄氏女虽住在内宅,所在院子却是在花园东北角,最为僻静之处。

她屋子里,有两个小丫鬟侍候,并不是曹府的婢子,而是初瑜打发寻了清苑城里的人牙子新买的下人。小院的大门虽没锁,却有粗使婆子每日轮班值守,不许那两个小丫鬟出院子乱窜。

每日里,由人将一日三餐送到这里,并不需院子里主仆三人出来。

旁人还罢,守礼轻易不会到这边,打扰守孝之人。

这两个看门的粗使婆子,每日里过来置守,却是看到了黄氏女的庐山真面目,都移不开眼。

有句老话说的好,要想俏,一身孝,说的就是此情此景。

“平素里,只觉得平姑娘与大姑娘的容貌是头等的好,如今这个却是不能形容。”一个婆子低声惊讶道。

另一个婆子忙道:“阿弥陀佛,赵姐姐,还是烂在肚子里,别瞎嘚。夫人派了差事给你我,不就是因你我平素嘴巴严、不爱编排闲话的缘故么?”

那姓赵的婆子讪笑两声,道:“这不是在妹子跟前么,在旁人面前,借姐姐一个胆子,姐姐也不敢开口。”

两个婆子都收了这话题,可眼睛却仍忍不住往院子里眺去……

送子

弘历再次出现在总督府时,已经是六月中旬。

直隶几处冬麦田亩数多的府县,早已收好麦种,运往山东、山西各省。

他的差事终了,要回京交差去了。

听说五儿嫡母在总督府,弘历特意请她出来相见。

当然,都了个“请”字,也是念在兆佳氏是曹颙长辈,与李氏是妯娌的缘故。

要不然的话,一个侍妾的嫡母,还真不在他这个皇子眼中。

虽说是头一回相见,兆佳氏倒是并不犯憷,应对也算得体。

看着温文尔雅的少年皇子,兆佳氏心里不免有些泛酸。

不过,想着五儿不过是皇子侍妾,皇子又到了娶正福晋、侧福晋的年纪,往后日子且不好熬,对五儿又生出几分怜悯。

弘历见兆佳氏眉眼虽不甚柔和,可说起五儿也带了慈爱,态度便温煦几分,使人预备了一柄玉如意,四端贡缎做表礼。

兆佳氏心满意足,回到李氏面前,摸索着如意,不住口的赞四阿哥好风采,性子又温良,五儿有福气。

李氏笑眯眯的听了,心中不置可否。

圣祖被世人誉为“仁君”,这弘历阿哥是圣祖爷抚养过的,行事做派确有几分圣祖爷的影子。只是温良不温良的却不好说,身为皇子阿哥,谁又会将真面目轻易露出来。

此时,被兆佳氏赞不绝口的弘历,却变得笨嘴拙舌,面色涨红的坐在初瑜对面。

“四阿哥,我比你年长,少不得多嘴两句。这黄氏,四阿哥心里到底有什么章程?你身份尊贵,即便是身边的宫女,也会查清三代。黄氏颜色虽好,到底是民女。”初瑜没有啰嗦,开门见山道。

弘历闻言,忙道:“大姐姐放心,我已使人在吴桥查过,黄家祖籍就在吴桥,是直隶当地老户……黄氏之父虽操贱业,却甚疼爱这个女儿,一直养在内宅,并没有使之抛头露面。”

初瑜倒是不怀疑黄氏女操守,这样的容貌,要是早在人前露面,还不知被哪个掠去,哪里会轮到弘历?

这黄氏女虽已经及笄,可观其言行,性子温和的像块豆腐。她若是与四阿哥在一处,不用担心她会坑十四爷,反而要怜惜它能否继续活着。

“听四阿哥的意思,是已经决定纳黄氏。黄氏身份虽低,可宫里的规矩却是要守的。为了她往后日子好过些,四阿哥还是安排两个嬷嬷仔细教导一番方好。”初瑜放缓了声音,说道。

府里那么多男孩儿,黄氏又是这副容貌,初瑜还真怕有个牵扯出来。若是弘历打发人过来,她也能少操一份心。

弘历闻言,面露欢喜,道:“谢谢大姐姐指点,等我回京后,就安排人过来。”

至于这黄氏女何时入宫,以身份什么入宫,初瑜一句话也没提。

两人虽是堂姐弟,可差了岁数,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弘历话了两句家常,便起身道:“大姐姐,我去看看黄氏。孤苦伶仃,委实可怜。”

初瑜听了,眉眼弯了弯,唤了个婆子,引弘历去黄小乙处……

前院,官邸。

看着恒生,曹颙心里很是舍不得。

这次四阿哥返京,恒生也随之同往。不过他已经在上书房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