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9章(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到了下午,但是日头正足。

初瑜瞧了瞧窗外,对曹颙道:“额驸,使人切颗西瓜送到前院吧?日头地下耍,别再过了暑气。”

曹颙摇摇头。道:“别啊,别打以后了,良好的品行还得打小养起。今儿开始,就让他们晓得晓得生计艰难。”

初瑜闻言,不由意外,道:“这大热天的,总不能让孩子们渴着。”

曹颙道:“凉白开,就行了;外头的孩子,还直接喝井拔凉水呢……”

热河街上,乌恩拿着两只面口袋,站在一个小杂粮铺子前,后便跟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子青儿。

“姐姐,咋不去街对面铺子,那个铺面大呢?”青儿看了看这巴掌大的门脸,好奇的问道。

乌恩笑着说道:“大爷让挑最便宜的,店大欺客,东西就贵了。”

这时,就听身后有人道:“瞧瞧,好像你出来多少遭是的?装学问是不是?”

乌恩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过身子,道:“满大爷,满祖宗,您不是出来溜达么,那还跟着咱们做什么?”

她面前站着的,正是曹颙的小厮曹小满。

因曹颙休假,小满也没有差事,闲下来。听说乌恩出来,他便跟着蹭车,一起出来。

见乌恩这副无可奈何的模样,小满抱胸道:“忘恩负义是不是?忘了当年谁教你汉话的。当时谁舌头都伸不直,我一说还哭鼻子来着?”

乌恩见他说小时候的窘事,笑着说道:“服了您呢,这事儿都念叨多少回了。”

小满放下胳膊,脸上也带了笑。道:“乌恩妹子,还没问呢。大爷怎么想起支你出来买这个?”说着,一把从乌恩手中拉过口袋,道:“买什么,跟哥哥说,哥哥去帮你买。”

看着他们两个说话有趣,青儿在旁边,抿嘴直乐。

乌恩有些不好意思,道:“满爷,到底大了,不比小时候,往后,这‘哥哥’、‘妹子’的称呼就免了吧。”

“有什么?难不成还要我叫你姐姐不成?就算奶奶要抬举你,给你长月例银子,你的岁数也在那摆着。想让我叫你姐姐,想也别想。”小满浑浑噩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当。

虽说都是曹家下人,但是小满的身份同别人又不一样。

他是曹家家生子不假,但是也是府里唯一两户被曹家祖上赐家姓的人家。

他祖父曹福是曹家南边早先的大管家,如今在外城置了宅子养老;他大伯曹元虽是曹府的二管家,在曹忠之下,但是曹忠已经上了年岁,府里大小事务多是由曹元做主;他父亲曹方,从十多年前就跟着曹颙身边,是曹颙得用之人。

曹小满自己个儿,七岁当差,给曹颙做书童,如今已经十多年了。他的姑姑堂姐,也多与府里的其他人家结亲,其中有个堂姐夫,就是曹家的外管事之一郑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没有差事,熬到年岁,小满指定也要继承父祖,成为曹府的大管家。

这两年,惦记给小满说亲的,不是一个两个。

还是曹福压着,说既是给主子当差,没有为了自己个儿受用,早早享福的道理,要孙子等到二十,主子们不给指人再说亲。

内宅的丫头,晓得自己大爷不是在美色上上心的,大奶奶身份又尊贵,就算要纳妾,还有喜彩她们一排大丫头在前面。

没人敢冒着干系,做那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倒是私下里打听打听这个,说说那个管事的情景也是有的。

曹小满,就是她们嘴里的香饽饽。

因曹小满同乌恩熟识,还引得不少人侧目,生怕乌恩近水楼台先得月,闹得乌恩哭笑不得。

所以,乌恩才说了这些需要避讳的话,就是怕引出是非口舌。

这会儿功夫,小满已经进了杂粮铺子。乌恩没法子,只好带着青儿跟进去。

铺子本来就小,架了两层木板,放了不少装豆子的簸箕,下边就是装粮食的麻袋,都敞着口。

见了半数不认识的,黑乎乎的面。还有略显刺鼻的霉米,小满不禁皱眉。回头对乌恩,道:“怎么到这儿买东西?”

铺子里只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也不晓得是伙计,还是东家。

见进了客人,这老头上前,问道:“姑娘,这位小爷,这是要买米,还是买面?”

小满想叫乌恩换个地方,乌恩已经上前一步,看了看摆着的米面,问道:“掌柜的,这铺子里最贱的米与面分别是哪个?”

虽说乌恩是丫头,但是因自幼在紫晶身边,大了又跟在曹颙夫妇身边。所以吃穿用度按照二等丫鬟的例,看着比寻常人家的小姐还体面。

听说她问最贱的粮食,那老头带着几分犹疑,指了指靠门口的一个麻袋,道:“这是陈年的高粱面,是面里面最贱的,每斗四十文。”说到这里,他又指了指旁边一个簸箕,道:“这里面装的是大破粒,每斗比高粱面还便宜两文,是米里最便宜的。”

“大破粒?”小满抓了一把,道:“这不是干苞谷粒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