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8章(1 / 2)

加入书签

除了内务府本堂的属官之外,其他七司二院,也多有属官过来。

原广储司郎中马连道,前些年被贬过一遭,如今任营造司郎中。

掌管内府库藏、领银、皮、缎等六库的广储司郎中,是尚家家主尚志杰的胞弟尚志舜。

董家的家主,董素芯的祖父董殿邦,如今任慎刑司郎中,掌审谳上三旗刑狱案件。

营造司与广储司都有这次招投标有相干,慎刑司这边却是不相干的。

不过,董殿邦仍是笑眯眯的带着几个笔帖式过来。

几个资格老的郎中,加上内务府总管赫奕、马齐与曹颙,内务府的头面人物都到了。

除了本堂的郎中伊都立与曹颙两个年轻些,其他的都年岁不轻了。

曹颙在内务府的排位虽在赫奕与马齐之下,但是因这些招投标是他兴起,所以众人还是以他为主。

曹颙吩咐人,给几位老大人搬了椅子。

有马齐与赫奕在,董殿邦与马连道他们怎么会同坐,连声道“不敢”,最后还是在不远处重新给摆了座位,几位才躬身坐了。

曹颙掏出怀表,瞅了一眼,已经是巳初(上午九点),离正午(十二点)还有一个半时辰。

招投标是午初放人进场,正午开始喊标。

三百护军已经到了,已经将胡同守得严严实实。

报名交纳了保证金的商贾,都会领到号牌。进场后,对应号牌的椅子,就是他们的座位。

马齐与赫奕两个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却是心思各异。

赫奕除了是内务府总管,还是工部尚书,他听说这次招投标中,还有营造司的工程,不免就留心。

工部那边,几十年的权利纵横,使得上下乌七八糟。

许多工程,都是朝廷拿银子打水漂似的,使得那些蠹虫中饱私囊。

赫奕身上带着几分文人的品性,见不得这个的。

早在康熙五十年,他还曾因修建西花园的事,弹劾过曹寅。

当时,西花园的许多花石由身在江宁的曹寅督办,其中好像有十几万两的银子对不上账。因这个,曹寅还曾上折子自辩。

最后,却是康熙发话,到此为止,不了了之。

至于那十几万两银子,是曹寅贪墨,还是皇帝另有用场,就不得而知。

因这个,曹寅进京后,赫奕原有些心病,怕曹家追究旧事。

后来,他却是也坦然了,他有凭有据。又不是空口白牙的污蔑哪个,心虚什么?

等曹颙入主内务府,言行中并未露出异样之色,赫奕却是有些心里没底。

就是泥人,还有三分土性。

这事上,哪里真有什么以德报怨之事儿?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曹颙这般自然随和,要不是“至真”之人,不为赫奕的弹劾心生怨尤;要不就是“至伪”之人,喜怒不形于色,心机似海。

前者还好,赫奕也是自诩为“君子”的,还乐意做个忘年交;倘若是后者,却是要多加提防,省得被竖子算计。

就是这内务府招投标,听着体面,不过只要关系到银子,这想要干净也不容易。

曹颙是存了贪念,还是勤勉爱国,还要静观其变。

赫奕向来老实木讷,曹颙哪里会想到他这一肚子弯弯道道。

他的脑子里,想起一件事。

商贾入场时,是要进行检查的,怕有人存了不轨之心,带进凶器来,扰乱会场。

别人还好说,韩江氏是女儿身,到时候怎么办?

瞧着她将脸上、脖颈,手腕,可见之处都涂了细灰,身上衣服也够厚。不过,以她的品性,真要是被男人用手摸过了,怕是要立时撞柱子、抹脖子了。

想到这里,曹颙拍了拍脑门,唤了个笔帖式,吩咐他去找这边仓库的主事,寻几条磁石来。

马齐坐在一边,嘴里同赫奕说着闲话,却是没忘关注曹颙这边。

听曹颙吩咐这个,他却是思量了一会儿,想不明白缘由,好奇的问道:“曹大人可还有什么需要布置的?”

曹颙摆摆手,道:“没有什么了,托诸位大人的光,这边已经是预备齐当。磁石,是为了一会入场时检查用的。与会的各位,不少都是着名乡绅,有的身上还有朝廷的功名,若是掀衣检查,实在有失体面。磁石吸铁,若是有带着防身刀具的,也能查出来。”

不过是临时想出来的小主意,却听得马齐与赫奕直点头。

就算是对曹颙这招投标行为,始终带着质疑的马齐也不禁赞道:“曹大人年少,行事却这般周全。委实难得。就是老朽,看着外头人员繁杂,也没有想到此处。长江后浪推前浪,曹大人实在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赫奕也跟着夸道:“敬人者人敬之,曹大人没有因他们行商贾之事对他们心存轻视,行事颇有古君子风。”

曹颙被两人夸得甚是不好意思,只觉得满脸发烫。笑着道:“两位大人谬赞,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