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3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卫听了,笑容一下子凝住,嘴角挑了挑,之前的热络已经是减了几分。

“两位东家,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李卫试探着问道。

那两人已经上前,驾着李卫的胳膊,笑着说道:“李爷,咱们是同乡,情意最厚,李爷又是向来义气的。走,有什么,咱们东风楼边喝边说去。”

李卫却站在稳稳当当的,动也没有动,脸上带着笑,说道:“呵呵,我李卫也惦记着同乡,不过如今身份所限,还望两位体谅,有什么话,请先进府说话。说不定大人那边,还能使得两位获益良多。那样,总比跟我这个粗人喝酒要来得好……”

那两人原是想要走李卫的门路,没想到李卫却一下子将曹颙抬出来,不禁欣喜若狂。

其中一个,已经将一卷银票塞进李卫手中,低声道:“到底是同乡的情谊,够义气,这些请李爷吃茶,等过后我们真投到赚钱的买卖,自然不会让李爷白忙。”

李卫出身乡绅之家,生性豪爽,并不把钱财之物看得太重。

对于这两位老乡,他心里原是带着几分近亲之意的,此刻却也被这种赤裸裸的利诱给腻歪了。不过,他却是没有多言,将两位直接引进了偏厅。

这两位,之前也做过内务府的买卖,不过内务府的买卖多是由晋商把持的大头,他们这些徽商反而只能跟在后头拣剩儿。

之前,曹颙还曾专门提过一次,已经往江南那边送信,就是希望打破目前这种晋商独霸内务府贸易的局面。

所以,李卫心里腻歪是腻歪,还是和颜悦色的将两位引进曹府。

待引着人进了客厅,奉了茶,李卫却有些犹豫了。

曹颙清晨出去送殡,才回来没多长时间。

不过,问过了蒋坚后,他还是请人往二门送信。

来的是两个商人,又不仅仅代表两个商人。

这些日子,曹颙忙于丧事,所有的公事都不理会,放羊似的。有些商人借着吊祭的名义上门,曹颙也没心情应和,这一来二去的,也使得不少商人心里没底。

能够在京城做买卖的,谁背后没有个靠山,要不然是个寻常商人的话,早就被人生吞活剥了。

要是不安抚这些商人,他们背后的那些王公权贵的府邸,也都是对内务府采购心里没底的。

将十六阿哥拉出来,是使得人不敢轻举妄动,却也使得不少人心生疑虑,以为不过是权贵之间走个过场罢了。

虽不知这今儿登门这两位身后依附于什么府邸,但是瞧着他们在丧事完毕就上门,想来对曹府这边也是始终关注的。

借着他们的口,正好好好说说所谓的内务府采购时什么样的,怎么样减少顾虑,已经新上任的总管曹颙的立场……

魍魉(上)

自从曹颙去内务府开始,就不知有多少人关注着曹家。

这两个徐州商人进了曹府半日,差不多的人就都知道了。之前虽然有商人惦记曹家这条线,但是那些大户都有自己的主子,散户又没有身份直接上门。

这次,却是给了他们启示。

到下午,借着来探望李卫的徽商又来了不少。李卫滞留京城好几年,惯在徐州会馆出没的,拐来拐去,多少都能搭上些关系。

又赶上年节的缘故,给曹家的礼也理直气壮的送上。

有些名头大的,直接就打着给曹寅请安的名义来了。

徽商动了,晋商就有些坐不住了。毕竟以往内务府的皇商,还是以晋商为主。瞧着曹颙的架势,要是提挈南边的那些商人取而代之,那他们到时候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

就算背后有主子、有靠山,也不过是分钱财、等孝敬罢了,这买卖上的事儿还得他们自己个儿钻营。

于是,在京的晋商也动了。

过去没领内务府差事的,想要分一杯羹;领了内务府差事的,则是想着更大的份额。

那些在内务府根深蒂固的,家里早年同曹家祖上也多有交情;那些新晋商人,则连蒋坚的门路都走上了。

蒋坚性子里带着几分侠义之风,要不然也不会同李卫成了至交好友。他在钱财上看得也淡,收到的孝敬银封直接交到曹府账上。

曹忠与曹元曾问过曹颙两次,像蒋坚与李卫交上来这些钱该归到何处账目。

钱这东西,不能说如何宝贵,但是能不贪钱财,那绝对是宝贵的人品了。

若是蒋坚贪财,就算他再有本领,曹颙也不敢用的。否则的话,不晓得什么时候,就窝里乱了。

人就是这样奇怪,别人想要贪财时,会让人觉得碍眼与鄙视;不想要钱财的,反而想让人给予。

曹颙已经寻李卫问过了,蒋坚虽年过三十,但是因其为幕多年,尚未娶亲,他为幕僚期间,有不少县官想送他丫鬟为妾,都被他婉拒了。

他早年的寺庙里习武,生活上极为自律,同寻常人不一般,吃穿上也是不挑,要不是留着辫子,说他是个武僧,想来也是有人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