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1章(1 / 2)

加入书签

许是曹颙运气好,这想了几日,没想出头绪后,已经有人快马追来,带着康熙的旨意。

策妄阿喇布坦已经退回吐鲁番,大喇嘛可继续前往,曹颙与十员御前侍卫则往乌里雅苏台等候圣驾北巡……

热河,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

康熙正在为往西北运米之事头疼,刚收到直隶巡抚与河南巡抚的折子,奏称牲口已如数起解,但是因今夏雨水过多,道路泥泞不堪,怕是不能即到,路上许有耽搁。

这样的马匹就算是到了西北军中,也是疲瘦不堪,无法驱使。

但是,从河朔军前,到吐鲁番前路遥远,要是大兵出征,这些马匹如何能负担辎重?

大学士李光的如今请假葬亲,温达则是在五月中病故,如今随扈的大学士不过两三人。

因是军情要事,三阿哥与四阿哥等皇子也在御前。

这马匹既是不堪驱使,就只能用骆驼。官驼的数目却是有限,还得在民间购买,才能够运米所需。

这其中,又是得动用正项钱粮。

想到此处,康熙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发抖。

做了五十多年帝王,从来没有这么窘迫过。

就算是昔日三藩之乱,使得南边数省糜烂,朝廷大军倾巢而出,也没有这么紧巴过。

这前后所差的,不过是个得用的户部尚书。

康熙想到像个摆设似的户部尚书穆和伦,脸色就有些难看起来。

三阿哥在御前,却是悄悄的看了眼康熙的右手。

近日御批下来的折子,字迹不与过去相同,就有不少传言从行宫里传出来。有说是侍读学士代笔的,有说是圣体有恙,右手无法握笔,换了左手写的。

皇父六十二了,自己个儿是长子。

想到此处,三阿哥的手心不由的出汗。

对西北战事,他关注的却是不多,不过是疥癣之乱罢了。朝廷不过是顾及蒙古人,不好行雷霆手段。

四阿哥站在旁边,却是眉头微皱,心里倍感沉重。

对于国库那边,四阿哥最是清楚不多的,虽然账面上看着还有些余资,已备后用,但是实际上只是账面罢了,真正能调出来的银子委实少的可怜。

不仅国库如此,就是各省的藩库,也是名副其实的少。

朝廷既拿不出银子供应西北军用,这各项花费都归到各省藩库,这想来地方百姓的火耗银又要翻倍了。

真是国之硕鼠,想到这库银多是被贪官污吏用各种名目纳入腰包,四阿哥的眼中就多了怒意。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倾国之力,却是连万余兵马的后勤供应都如此吃力,想想如何能不让人倍感恼怒。

但凡有一日,但凡有一日,四阿哥心里自言自语,接下来的,却是想到就已经让人发怔了……

京郊,海淀,曹园。

李氏换了装扮,面色带着几分拘谨,看了看旁边站着的丫鬟绣莺,道:“看着还好吧,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绣莺笑着说道:“瞧太太说的,哪儿还能有不妥当的地方,这个色儿,最是衬肤色,显得太太越发贵气富态。”

李氏如同在江宁时,没有穿旗装,而是换了汉服。

上身是石青缎的三蓝平针绣折枝牡丹褂子,下着酱色缎的暗花牡丹侧褶裙,头上只插了几支玉簪。

听了丫鬟的话,李氏忙摆摆手,道:“不是说这个,是……瞧着……能遮住些么……”

绣莺听了,点点头,道:“嗯,许是颜色儿深的缘故,看着倒是不如平日着眼。”

李氏闻言,摸了摸自己个儿的肚子,却是也晓得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毕竟已经是七个月的身子,就算再遮掩,这一眼也是能瞧出身子不对来。

“哎!”她叹了口气,神色却是颇感无奈。

就听廊下有人道:“太太,大奶奶打发回禀,道是老太太已经过了善村了,就要到这边园子。”

李氏闻言,连忙起身,急匆匆的往外走。

绣莺见了,忙带着丫鬟婆子们跟上,左右护着,怕她有不稳当的时候。

待走到花园二门,李氏的额上已经星星点点,都是汗滴。

却是有些走不动了,她听了脚步,有些粗喘气。

就见前面的大门进来几辆马车,李氏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泛酸,眼圈已经红了。

马车停了,李氏走上前,嘴唇动了动,眼泪已经出来了。

初瑜的马车在后头,已是先下来,走到婆母身边,一起等着里面的人出来。

车帘子跳开,里面露出个老妇人的脸来,原是绷得紧紧的,带着几分严肃。看着李氏那刻,眉目间也多了些欢喜。

这老妇人左手边,一个怯怯的小姑娘拽了她的袖子,露出半张白皙小脸来……

讪讪

曹园西北,过了曲廊,有别院一处。

同其他院子的花团锦簇不同,这里前后院没有花草,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