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1 / 2)

加入书签

十六阿哥走后,曹颙又给鄂飞与贵升见礼,眼下他虽然是十六阿哥的伴读,但是挂的仍是侍卫营的职位,眼前这两位正是他的顶头上司。

两位都见过曹颙多次的,其中贵升与曹寅、李煦等还有交情,叫他坐下说话。只是鄂飞,第一次见曹颙时失态,以后却再没什么异样。在塞外时,见过曹颙几次,也是不冷不热,很符合一个上司的态度,但无意中望向曹颙的眼神总是很复杂。

贵升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蔼,让曹颙有时间去他府上转转,不要过于外道。

曹颙恭声应了,道是以后若是大人有空定上门拜访。

有一本正色的鄂飞在旁,贵升与曹颙寒暄了两句也就噤声,屋子里气氛有些古怪。幸好,康熙派人来传旨,召曹颙澹宁殿居见驾。

畅春园,澹宁殿。

这是位于园子东路的主建筑之一,正殿五间,正中间放着鎏金的龙椅。

曹颙跟着传旨的内侍,到了澹宁殿的东暖阁见驾。

康熙身着宝蓝色常服,坐在东暖阁的炕上。十六阿哥坐在靠东面摆放的椅子上,旁边还有几位站着的大臣。

“奴才曹颙见过万岁爷!”曹颙一边按照规矩见礼,一边在心里腹诽不已。谁说包衣抬旗就可以不称“奴才”的?满清履行的八旗制度,有点半奴隶半封建的性质,皇帝是八旗共主。八旗臣子不管王公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是皇帝的奴才。就连皇帝的亲兄弟,只要定下君臣名分,就也算是皇家奴才,在折子里有的时候称“臣”,有的时候则称“奴才”。

“起吧!”康熙态度很是温煦。

曹颙按照规矩,先是起身,随后又跪下,代父亲叩谢天恩。康熙一番劝勉,无非是曹寅当值多年,忠心耿直,辛劳不堪,当赏云云。

代父亲谢完恩,曹颙又为那庄子谢恩,什么“小子顽劣、天家恩重、感激涕零”等等,都是庄席先生昨晚帮着拟定的。

曹颙表演完,就是康熙的,不外是“好好当差,多学学问,别给家族蒙羞”什么的。

两次谢恩后,曹颙终于起身,心中松了口气,看来以后见驾能避则避,好好的大男人,转眼就跪了三次,若是见的次数多了,怕身子就直不起来。万恶的封建社会,万恶的封建等级制度,他在心中嘀咕着。

曹颙谢完恩,康熙就叫退下了。曹颙退到门口出来,就听屋子里的几位大臣开口汇报明儿圣寿节的安排,看来这些都是内务府与礼部的官员。

曹颙才出来没一会儿,十六阿哥也跟着出来,今晚他将留宿这里,明儿随同圣驾一起回宫。两人说了几句话,各自散去,十六阿哥去了他在园子里的住处,曹颙出园子回城里。

西城,曹府。

曹颙主仆回来时,已经是申正初刻(下午四点)。从昨儿圣旨下至今,不过一天功夫,曹府匾额已经换了,而且大门粉刷一新。

知道曹颙回来,曹忠迎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人,正是昌平田庄的管事何茂财。前些天,曹颙刚从塞外回来时,何茂财曾回府禀事。不过,眼下的精神头儿明显比那时好,看来是知道曹家又有了庄子高兴的。

曹颙一大早出门,又骑马在外跑了近两个时辰,浑身有些酸,便请何茂财稍待,自己先回院子换件衣服。

路过前厅时,曹颙被堆了半屋子的各式礼物吓了一跳,听了曹忠解释才知道,今儿从早晨开始,各府就有贺礼过来,到了下午来的人更多了。其中,数平郡王府那边礼最重,除了给曹颙的各色衣服料子,上等笔墨纸砚,还有成盒子的银锞子。另外,平王福晋还给在曹府暂居的表妹准备了礼物。

葵院,正房。

曹颙叫了热水,洗了澡,换了身干净衣服才算是解了乏。看来,以后每日还是要抽出点时间来锻炼身体,否则这样在上书房大半天大半天的,身子越坐越软。

虽然肚子有点饿,但是曹颙因何茂财还等着,所以就对紫晶说:“一会儿再摆饭,财叔在前院等着,我先与他说了庄子的事再吃。”

紫晶道:“除了见财叔,怕大爷还要先见另外一个客,等天晚了就不妥当了!”

“见客?谁来了,没听忠叔说起啊!”曹颙理了理袖口,问道。

紫晶笑着回道:“是菊院的表小姐,今儿福晋打发问琴带着几个婆子来送礼,还去探望了菊院那边。表小姐调理这几日,身子渐好,听说府上有喜事,要亲自向大爷道喜呢!说是叨扰多日,还没有拜见主人,实在是失礼!”

“这……”曹颙有些顾虑:“没有长辈在府里,见面妥当吗?”

紫晶沉思了一下,说:“请到厅上见,应该不会失礼数。”说到这里,打量了下曹颙:“这样说来,大爷倒要换身衣服了,这身细布家常衣服,见客显得有些怠慢,还是换一身吧!”

曹颙点头应了,换了身衣服,自己先去前院见何茂财,让紫晶带着两个丫鬟到菊院请那位表姐到内院正堂相见。

何茂财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算盘,开始计算起曹颙名下的土地总和,自是一番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