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6章(1 / 2)

加入书签

外壁描绘九秋图。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遂采集就牡丹、秋葵、菊花、兰花、应素花、秋海棠、山茶、芍药、栀子花九种秋草于一图,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

他看向纪磊,问道:“纪先生,您这两件东西都不错,你舍得送拍吗?这两年,官窑瓷器的行情一直在上涨。”

纪磊说道:“这是我父亲的意思。”

彭经理已经在旁等候,忙请曲老师二人给小碗估价。

曲老师说:“珐琅彩九秋碗为雍乾嘉三朝所沿袭烧造,是清宫御瓷之经典名品。估价在120万~200万,拍卖的时候,也许会有更好的价格。”

彭经理问明白纪磊的意思之后,就请他去办理委托手续。

纪磊让沈瑜等一等他。

沈瑜找了把椅子,在曲老师旁边坐下,看鉴定过程,借机学习。

滴水不漏,又见赝品

“老师,您再看看,这东西真的是我家里传祖传的。”

曲老师面对藏家的急切目光,笑呵呵的说道:“这件东西,您可以好好保存,也可以请其他的鉴定师再看一看。”

藏家又看向旁边的业务员,问道:“能上拍吗?”

业务员礼貌的说道:“您的藏品不属于拍卖的古玩种类。”

藏家见到拍卖会不肯收,很不服气,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收拾起一对粉彩瓶子,离开鉴定现场。

沈瑜等到对方走远,才笑着对曲老师说:“您拒绝别人的话,够绕弯的。”

曲老师叹了一口气,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才说道:“那才那对瓶子太假了。我看了半天,就是在想怎么拒绝。”

沈瑜留在现场,已经看了几个藏家的藏品,基本都是东西不对,拍卖会不收。

瓷器组的另一位老师姓荆,他说道:“除了刚才纪先生那两件瓷器,这今天送来的东西可不怎么样。”

沈瑜心想,走廊上还有好几个假货等着你们。

这时,服务员打开门,请了一位藏家进来。

这人看了看桌上的牌,直接奔着瓷器鉴定组过来。

沈瑜看到这人梳着背头,头发抹的油光水滑,穿着蓝印花的衬衣,灯笼裤,脚下蹬着一双布鞋,衬衣口袋儿上还挂着墨镜。两手各拿着一个箱子。

大背头走到近前,说道:“二位老师好,我今天带了两件清代的赏瓶,请二位老师鉴定一下。”

他的脸很长,说话的时候能露出牙花子。

大背头拿出瓷器放在桌上。

由于离鉴定桌比较近,沈瑜闻到了一股汗味儿和衣服长时间不清理的味道,忍不住皱了皱眉,看这人似乎是刻意的打扮了,怎么还有这么一股味道。

荆老师问起瓷器来历。

沈瑜注意到两件瓷器都是祭蓝釉赏瓶。其中一个是祭蓝釉描金皮球花赏瓶,另一个则是单纯的祭蓝釉。

他通过游戏地图,看到这两件东西在地图上毫无显示,知道这是假的,于是便没兴趣去仔细看。

沈瑜等了一会儿,发现两位鉴定和拿一件瓷器,看的非常仔细,也忍不住看过去。

别说,这两件东西做的还真好。两件瓶子的造型非常接近。

他正在找这两件瓶子的破绽的时候,就听荆老师说道:“赏瓶原名为玉堂春瓶,祭蓝描金赏瓶为同治光绪两朝特有之品种,其中以光绪一朝最为精细。蓝釉描金赏瓶多为描金皮球花纹。

此件赏瓶通体施祭蓝釉为地,其上描绘各式花样的金彩皮球花为饰,精巧细致,金彩绚丽,祭蓝庄重静穆,深沉明亮,描金清晰闪耀,交错相映,透出皇家富贵之气,是一件难得的陈设佳器。

此种蓝釉描金赏瓶为光绪官窑经典品种。口微敞,细长颈,圆肩鼓腹,圜底圈足。布局匀称,线条细腻流畅。足底落“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嗯?沈瑜听着这话不对呀?听这意思,是要鉴定为真品?

就听荆老师问道:“您这件东西想要送拍?”

那人笑的眼睛眯起来:“哎,对对,是要送来拍卖,你给估个价格。”

荆老师想了想,刚要把价格说出来,就听沈瑜插话:“荆老师,能让我看看吗?”

荆老师回头,见沈瑜要看,便点了点头。

沈瑜用这个办法打断了荆老师,凑过来仔细查看。

这只赏瓶从外表,短时间很难看出破绽,难怪荆老师看走眼了。

沈瑜仔细看了看瓷器底部,又在赏瓶外壁的不同位置上轻轻碰了几下,辨别声音,最后试了试重量,和想象的重量略有差异。

他琢磨,重量的问题,能不能作为证据?想到这里,他只能对荆老师说:“荆老师,你二位一起给瓷器估价?”

他从藏家看不见的角度,把一只眼睛快速眨了两下。

荆老师看到了沈瑜的动作,心里一动。当即笑着说道:“对对,等一会儿,让老曲也看一看,一起估价。

沈瑜回到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