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6章(1 / 2)

加入书签

姜老师细心的看了每一个不舒服的学生,嘱咐他们注意休息。

到了晚饭的时候,沈瑜和几班里的几个同学,给不舒服的同学去买了白粥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第二天上午,两个班安排了一次考察,中午就要再次出发。

就在他们去考察的时候,古玩城的盛福轩门前,走不少人围观。

一些不明情况的人看到有热闹,纷纷凑过来,打听出了什么事儿。

有人对新来的人解释,“顾客买了假货,回来找后账了。”

有人惊讶:“还能回来找?”

同样有人不明白:“是呀,不是说各凭眼力吗?”

“真买了假货,谁还管那个规矩?瞧热闹吧。”

此时,店里的争论声音越来越大。

柜台上,摆着昨天刚刚卖出去的白釉的印泥盝。

“二位,你们不是第一次来了,应该知道我这里的货物,真是真,假是假。新的不会当老的卖。这件东西绝对没问题。”秃头老板正在解释。

年轻的短发女子,也就是买了印泥盝的顾客说道:“我们已经找几位行家看过了,这东西最多到民国,你却当清雍正时期的卖,这不是坑人吗?我拿去送长辈,脸都丢尽了。”

老板还要说什么,女子直接说道:“老板,没什么说的,退货。”

老板急了:“哪能这么干呀?您不知道从哪儿听了闲话,就来退货,那我这买卖还干不干了?”

女子的同伴说道:“我们自己看走了眼,可以认赔一部分,你可以退我们80%的货款,但你要不退,咱们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老板丝毫不惧:“那就走法律程序。”

女子说道:“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她左右看了看,说道:“昨天你店里还有一个托。你们合起伙来骗人,这叫诈骗。”

老板也生气了:“哪儿来的托?怎么就诈骗了?你这是想讹人。”

女子二话不说,直接打了电话,很快,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这件事情。

……

上午考察结束,两个班的学生回到宾馆,开始收拾东西。

不舒服的学生经过修养,体力已经恢复。姜老师嘱咐他们不要再乱吃零食,开始做出发的准备。

就在这时,服务生走了进来找到姜老师说了两句话。

姜老师想了想,让班长督促大家做准备,然后悄悄找到沈瑜,急切的问道:“你昨天出去干什么了?”

沈瑜愣了片刻,说到:“昨天,我自己去逛古玩市场了。”

“你没惹什么事儿吧?”

沈瑜说:“没有。”

姜老师说:“怎么会有相关部门的人来找你?”

沈瑜也不明白:“找我?”

姜老师说:“你想想吧,跟我来。”

在旅社的一个房间里,沈瑜见到了两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年轻男子。

姜老师主动说:“二位好,我是学校的老师,您是要找我的学生吗?”

中年人特别端详沈瑜片刻,对姜白老师说道:“我们有事情找这位同学了解。”

他对沈瑜,说道:“您好,我们是某部门的工作人员。”姜白老师说道:“你们有事问,我能在旁边吗?”

二人对视,然后说:“可以。”

他们先看了沈瑜的身份证,然后问道:“沈瑜同学,你昨天去了古玩城。”

“是。”

“你是第一次去吗?”

“第一次去,也是第一次来临安,听说过古玩城,就去那里游玩。”

“你去那儿干了什么?”

沈瑜说:“我买了两件儿木器。”

对方问道:“我们需要看一看您的交易发票和记录。”

沈瑜说:“您稍等,我去拿。”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心想对方要是想看东西,还真麻烦,毕竟百什件盒子已经修复了。

身份带来的便利

沈瑜把交易的收据,以及银联账单拿来。年轻的工作人员负责记录。

中年人在同伴记录的时候,对沈瑜问道:“你和盛福轩那位老板认识吗?”

沈瑜摇头:“昨天见面之后,只买了两个木器,我也没问他的姓名。”

他果然提出,要看沈瑜购买的东西。

沈瑜已经有了准备,从提包里拿出了两件木器。

两位工作人员看过交易记录,发现十几万买了这样的物品,看沈瑜的目光有些古怪。

中年人迟疑着问道:“你还在读书,花这么多钱买东西,家里知道?”

沈瑜想了想,对方有疑问也正常,就说道:“我花的是自己的钱,我的信息能在网上查到。”因为酒店已经有各种业务开展,相信对方能查到自己的信息。

中年人让同伴查询。他又问了一些细节后,年轻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对中年人耳语几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