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5章(1 / 2)

加入书签

珐华器虽然创制于元代,但直至明中期才在晋省盛行,窑口逐渐遍及各地。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当数晋省霍州珐华器。

我这件罐子,整器胎质坚硬,器型端庄规正,所饰纹饰和线条流畅,繁而不乱,毫无滞涩之感,釉色艳而不浮,素光内敛,突显富贵祥和,雍容华贵,显然为当时的皇室官宦、权贵富商所用。

据其胎质、纹样,我判断,这是清初时期,jdz窑仿晋省珐华风格的作品。”

沈瑜说到:“虽然我不懂,但罐子终究是民窑的产品。而且——”他指着那个很明显的修补痕迹,说道:“这地方修补过,修补的技巧还不好。”

店老板说:“珐华器皿虽然好,但是与官窑瓷器没法比,所以,难免不受重视。但是,这只罐子制作精良,算是珐华器中的精品,属于少见的收藏品。有点缺陷,不影响整体价值。过几年,一定会增值。

你如果想真想买,我可以给您便宜一些。7500,怎么样?”

沈瑜说:“我还是觉得贵。我不懂这种珐华器。你让我考虑一会儿。”

老板说道:“没事,不着急。”

他装作犹豫不决的说道:“老板,刚才那两位客人看的那两件儿瓷器,是吉州窑吧?我能不能看一看?”

老板看了看他,说道:“您喜欢吉州窑?”

沈瑜说:“我只听说过兔毫盏,但是没收藏过。”

店老板说道:“我店里这两件,是吉州窑的器皿,一个是茶盏,一个是卧足盘。虽然不是兔毫盏,但是绝对不差。”

他让服务生将两件吉州窑的器皿拿出来,开始讲这两件器皿的来历。

沈瑜停了一会儿,问道:“老板,那两位客人,为什么谈了半天又不买?是不是他们觉得这东西不真的?”

老板急忙解释:“怎么会呢?这二位都是老客户。如果东西不真,他们连问都不问的。我这儿有不少真货,所以才会有老顾客。

他们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我们对器皿年代判断不同。

我判断两件吉州窑是明代的器皿。他们二位觉得最多是明末清初的。另外这两件器皿也有冲,所以对于价格有些犹豫。绝对不是真假的问题。”

沈瑜看着这两件器皿,问道:“老板,这种釉色,与我见过吉州窑的器皿不同,这是什么釉色?”

老板解释道:“这是玳瑁釉。”

玳瑁釉茶盏,卧足盘

“玳瑁釉?”

沈瑜故作疑惑,“这种釉色我不懂。”

他看着眼前的一盘一盏说道:“您这两件东西真是少见,为什么叫玳瑁釉?”

长发老板听沈瑜如此说,顿时有了心理优势,忍不住卖弄知识。

“玳瑁釉是以两种色调的釉,仿玳瑁甲壳色泽烧制而成。吉州窑玳瑁釉是在黑瓷的底釉上再施一层黄色面釉而成,其工艺为先施含铁较高的釉料,面釉采用洒、涂、浇、滴等手法施上去,使之形成形状各异的斑纹。在高温烧造过程中,施上去的釉因为流淌、互相渗透而产生类似于玳瑁甲一般的纹样,两种色釉入窑烧制过程中幻化融合,形成千变万化的色斑,产生互相交融流淌的效果。”

沈瑜听老板说的头头是道,知道他是研究过这种釉色,问道:“能上手吗?”

老板示意可以上手。

沈瑜先拿起了卧足盘仔细观察。

这件盘敞口,深腹,卧足,口延微微外撇,外形也像笔洗。内部施玳瑁釉,外部施黑釉,釉面上呈现黄色结晶斑纹,盘足无釉,露出胎质。

他放下卧足盘,问道:“您说是明代的,依据什么判断的?”

老板指着盘子说道:“这件玳瑁釉卧足盘的造型,接近南宋吉州窑风格。明代的吉州窑,有此类器皿传世。您看,黑釉之上泼洒褐色釉装饰,随意天成,斑驳瑰丽,也叫玳瑁斑,与黑色底釉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此类器皿中的精品。”

沈瑜问到:“您这盘子要多少钱?”

老板把两手十指交叉,说道:“10万。”

沈瑜知道这盘子不假,但也没急着砍价,又看向另一只茶盏。

这只茶盏的造型古朴,侈口斜壁,底承假圈足,足心浅挖。内外施黑釉,盏外施黑釉至近足部,圈足露胎,胎色米黄;玳瑁釉呈现满天星效果。

老板注意到他的视线,就解释道:“您看的这只茶盏,也是玳瑁釉。但是釉色效果和卧足盘不同。”

沈瑜看过茶盏内部釉色,又看外壁最后看底足。他问道:“同样是玳瑁釉,效果不同,您说这茶盏也是明代的?”

店老板解释道:“我判断是明代的。吉州窑是重要窑场之一,以釉面色泽变化万千而著称。传世吉州窑玳瑁釉器包括盏、瓶、罐、炉等。这件吉州窑玳瑁釉茶盏,匀称敦厚,配以浅色不规则窑变釉斑,色彩斑斓,装饰效果强烈。”

沈瑜放下茶盏,感慨道:“可惜不是兔毫盏。”

老板说道:“您也别老想着兔毫盏。建窑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